第一節糊塗穿越成功是DL市某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看這名字就知道,我們的成功父母是多麼希望孩子有出息,可是事與願違,成功名字雖好,但是人生幾乎一點也不成功,上了普通的初高中,然後讀了一個二流大學,這不是要大學畢業了麼,急得成功天天找工作,雖然麵試了好幾家公司,可是你除了名字好點外,其他的什麼都是。這不是今天依舊去麵試,看麵試官的表情,哎,說什麼好呢,又是夠嗆啊。回來的路上看見一個路攤邊的小女孩在玩耍,一輛轎車急匆匆的駛過,眼見就要撞上小孩了,成功二話不說就將孩子抱起,結果自己卻受傷了,頭部撞到了馬路牙子,昏迷不醒。等到成功醒來時,卻看見周圍好多人圍在自己身邊,而且一口喊著一個森兒的,看他們穿著打扮,一時驚得說不出話來,這時卻聽見男人的聲音說:“好了,既然森兒都醒了,大家也別都在這了,都出去吧。”等到眾人走後,這個男人說了幾句讓森兒好好休養的話之後也走了,隻留下一個婢女照料。此時成功依然一句話也沒說,不是他不想說,而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說,因為他依稀記得他暈倒之後有兩個家夥把他帶到了一個黑黑的地方,有個老頭說他此次救了一個小女孩是為人間發揮正能量,因此三界決定給予此次行為一定的獎勵,當然了,說到獎勵,提錢就俗了,給你一個機會,讓你以後為世人所銘記,膜拜。成功一聽,樂得屁顛屁顛的爭著去投胎,爭奪的過程中連孟婆湯都忘記喝了,結果醒來怎麼成了這個樣子。話說這森兒是誰啊,老子現在又是誰啊,你們都是誰啊,這是在哪裏?現在有無數個問題縈繞在成功心頭,想了一會也沒有什麼頭緒,唯一確定的是自己確實穿越了,而是別的什麼都不知道了。什麼都不想了,倒是肚子還在想,自己餓了,眼前隻有一個女孩,看樣子年齡也不算大,初中生吧。“我餓了”這是穿越者成功來到這不知道是什麼朝代的第一句話,不管後人怎麼想了,反正得先吃上再說。聽見自家少爺說了這麼句話後,女孩說道“雲兒這就去給少爺拿吃的”,吃飯期間,成功向雲兒詢問才得知,現在是大明崇禎十二年,此地為泉州安南縣鄭府,自己是鄭府的大公子鄭森,去年剛考取了秀才老爺的功名,而且還是安南縣的二十位廩膳生之一,族中長輩給予很大的期望,他父親給他更名為鄭成功。而自己在大街上突然昏倒,幸好家人及時趕到將自己給救了回來。大街,暈倒,原來是自己在地府之時,他們將老子放回來時放錯了時間和地點,隻是把我放在了大街上,此時成功已經把閻王爺的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但是仔細一想,乖乖隆地洞,鄭成功啊,這個成功可比自己那個成功NB多了,但凡是我天朝上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都知道,這可是國姓爺啊,可是延平郡王啊,可是收複台灣的人物啊。
可惜了,自己身為理科男,雖然平時愛好點曆史故事書,知道點曆史大勢,可別的什麼也不懂啊。自己平時也是愛看點穿越小說,可也沒有這麼慘的,好歹給我賦予點技能啊,老天不公啊!不過沒關係,好歹咱們出身有了,老爹也是個人物,海商加海盜啊,有人啊,也算是個富二代了,姑且這麼安慰自己吧。第二節自從醒來之後,鄭成功也沒見到幾次家人,除了母親經常來之外,父親偶爾也來了幾次,也難怪,鄭成功母親是日本人,還是鄭芝龍的小妾,而鄭芝龍就有另外四個小妾,和四個兒子。導致小時候鄭成功也不是太受父親喜愛,也就是因為去年得了秀才的功名,現在才有關注。休息了幾天之後,鄭成功也了解了此時大明朝的現狀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起義事業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了,並且北方皇太極也稱了帝,國號大清。而且也是幾度攻擊大明了,崇禎這個皇帝雖然勤政,但是刻薄寡恩啊,大明朝也就是靠著那幾個名臣撐著了。休息了幾天之後,鄭成功也了解了此時大明朝的現狀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起義事業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了,並且北方皇太極也稱了帝,國號大清。而且也是幾度攻擊大明了,崇禎這個皇帝雖然勤政,但是刻薄寡恩啊,大明朝也就是靠著那幾個名臣撐著了。說道名臣,也不知道還有誰了,隻記得洪承疇,祖大壽,孫傳庭了。曆史知識匱乏啊,連他們什麼時候被哢嚓的都不知道呢。苦思冥想之後,也不知道來到這大明世界,鄭成功該如何應對。因為先下雖然原來鄭成功的記憶有所恢複,但是也無濟於事,因為說到我們這主人公的人生前十幾年真是個慘,原來和目前一起居住,後來才來到這泉州,可是來了之後也是每天八股文讀書,基本算是個書呆子,估計要不是後來鄭芝龍投降清朝,估計鄭成功也不會覺醒,然後才有了他抵抗清軍,收複台灣的壯舉。既然自己已經來到這世上,那麼就該有所作為,聽說鄭芝龍這幾天忙著要向日本長崎運送黃白生絲以及綢緞,這也是自己曆練的機會啊,哎,看來自己首先得學習海上作業了。把自己的想法和鄭芝龍說了之後,卻遭到了鄭芝龍的反對,理由很簡單,雖然向日本運送貨物可以賺錢,但是鄭芝龍卻不想讓自己的兒子也從商,或者說成為海盜,自己的兒子可是秀才了,過幾年能高中進士也是說不準的,中了進士那可是正途啊,將來也能接管自己這份家業。“森兒,和為父說說你為什麼非要隨商船去日本呢,還是好好讀書,將來某個正經出身的好,別看為父現在是朝廷的福建總兵官,可是畢竟是招降過來的,難有什麼打的作為,我鄭家要想在這南邊屹立不倒,還得靠你啊”。“父親,孩兒也是知道您的意思的,可是您看如今我大明朝內憂外患,前途堪憂啊,要是一直死守這份家業也不見得能守多久,不如我們父子壯大海軍,將來一旦有變,也可有個應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