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雲煙傳奇》更多支持!
這時王振進躬身進帳,跪拜道:“皇上,敵軍退兵了。”
朱祁鎮聞敵軍退兵,心下稍寬,道:“王公公辛苦了。”
王振本來一聽瓦剌軍夜襲,魂都嚇沒了,躲在營裏不敢動彈,直到傳來敵軍退兵的消息,他又趕快跑到朱祁鎮帳中邀功。
王振道:“老奴看這瓦剌軍也不過如此,明日若他們退兵還好,若不退兵,奴才便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張輔聞言對王振怒罵而視,指著他喝道:“你這狗奴才還在這大言不慚。若不是你更改行軍路線,耽擱時間,這瓦剌軍又怎能追上,致使成國公…。”他與成國公朱勇向來交好,此刻一想到成國公慘死,心中十分痛苦,竟說不下去了。
王振冷笑一聲道:“成國公為國戰死疆場,乃是殊榮、死得其所。”
張輔一聽他此言,怒不可遏,一拳照著王振打去。卻被趙逸伸手格住。原來趙逸想來敬佩張輔,怕張輔因怒打了王振,招來皇帝罪責,是以出手擋住。接著道:“英國公息怒。”
張輔知他心意,微一拱手,轉而怒視王振,王振心中害怕,不想在帳中多待,在皇帝麵前卻裝作無所謂,道:“瓦剌軍夜襲,已然驚了聖駕,我等怎可再在此聒噪。”接著對皇上一拜道:“皇上,老奴還有軍務處理,暫且退下。請皇上安寢,瓦剌軍必不敢再來。”
朱祁鎮也是驚魂甫定,不願理會張輔與王振的爭執,便道:“你們都下去吧,留趙先生護駕便可。”
眾人接旨退去。
這一夜朱祁鎮輾轉難眠,反複思量自己到底應不應該禦駕親征。如說不該,那瓦剌軍多次侵擾邊境,實在可惡,若如那些主和派大臣之言,豈不是長了瓦剌軍誌氣,滅了大明威風,太祖、成祖當年禦駕親征多麼威風,將蒙古人遠逐漠北,自己怎麼能墮了朱氏子孫的威名。但轉念一想四萬大軍全軍覆沒,自己又難辭其咎。思量這做皇帝當真極難,戰亦不對,和亦不對,又想若錢皇後若知此刻自己被圍,定是心急如焚。想到嬌妻,朱祁鎮心中頓時柔情萬千,不由得熱淚盈眶。但又怕趙逸聽見,丟了皇帝尊嚴,將頭緊埋在被中,直到後半夜才睡著。
清早,喜寧將朱祁鎮喚醒,見他麵有淚痕、神情萎頓,趕緊跪下道:“皇上,王公公在帳外求見,是以奴才鬥膽叫醒皇上,請皇上降罪。”
朱祁鎮道:“傳王公公進來吧。”
王振入帳行禮後道:“清晨時瓦剌軍派人來言議和之事。老奴想若援軍久不到來,此地又缺水,大軍在此固守實非良策。便委派曹鼎曹大人去與敵軍虛與委蛇,先求脫圍再與敵軍決戰,曹大人方才回來說瓦剌軍已經同意讓出道路,讓咱們大軍先到河邊飲水。老奴思量應借此良機大軍疾奔入懷來,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朱祁鎮聽得能脫圍而入懷來,也不細想,便道:“軍務之事朕早就都交付於王公公,王公公定奪吧。”
王振謝旨下去安排行軍之事,朱祁鎮則想入懷來不久便到了京城,自己高頭大馬、披甲持劍從京城而出,雖然敗軍而歸,也不能墮了皇家的威勢,便讓喜寧吩咐下去給自己披掛備馬。
約莫一頓飯的時間,王振便傳令大軍往南行進。朱祁鎮坐在馬上看著兵士個個垂頭喪氣,當真是懊惱不已,暗想自己回宮後,定要多習兵法、勤於政事,雪此次兵敗之恥。他正思量之際,忽覺馬背晃動,剛想問身邊的趙逸等人是何原因,四周竟傳來了萬馬奔騰之聲,再向遠處看時,黃沙漫天而來,竟是瓦剌軍襲來,朱祁鎮頓時心驚肉跳,不知如何是好。
隻聽這時,一人怒吼一聲,朗聲道:“大家莫慌,錦衣衛護駕。大軍就地反擊,井源率兵護住西麵。”此人正是英國公張輔,他見瓦剌軍來襲,王振早已麵如土色、體似篩糠,哪能發號施令,隻得挺身而出,前日他本已經心灰意冷,但此危難之時又忍不住挺身而出。他見大軍已經失序,十分混亂,又喊道:“所有兵士隨我和井將軍接戰,退縮投降者戰。”那井源乃是當朝駙馬,是一員猛將,聽得張輔怒吼之聲,頓時也是怒發衝冠,叫聲得令一馬當先向西麵敵軍奔去。張輔雖是古稀之年,但也不甘人後,持刀躍馬向東麵而去。
朱祁鎮看看麵無血色的王振,再看看自己身邊數十名錦衣衛。心中七上八下的,這時卻想起宮中的錦衣玉食、溫床暖帳,真是悔不當初。又見遠處明軍與瓦剌軍短兵相接、血肉橫飛,心中不忍,長歎一聲默然低下頭去。
這時在東麵陣中飛奔回三騎,頭裏一騎正是張輔,張輔躍下馬來跪在朱祁鎮馬前道:“皇上,老臣有負先帝重托,讓皇上身犯險境。這會陣前已經快守不住了,老臣鬥膽請趙先生護著皇上先突圍而去。”
朱祁鎮見張輔滿身血汙,心如刀割,道:“英國公…。”他說不出話卻已經是淚流滿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