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縣委、縣政府,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加入全國農副產品銷售信息網,實現了網上賣菜,並成立了農副產品信息中心,在全縣個鄉鎮都設立了信息站,配備了信息員,定時收發、采集信息。網上交易的成功,大大地縮短了銷售時空,克服了調整的盲目性。在強調發揮集體銷售主渠道的同時,沛縣也積極調動農民運銷大戶的積極性,不斷擴大經紀人隊伍,從而提高了種養大戶的規模效益,降低了種養大戶直接參與市場的風險,促進了農村生產各要素的有機結合。針對經紀人多數各自為戰,缺乏緊密聯係,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的現實,沛縣加強了農副產品銷售協會的建設,在全縣個行政村成立了黨員農副產品銷售協會。協會有嚴密的組織製度和科學的運作方式,為農戶提供引導、銷售、信息、科技、法律等多方麵的服務。崔寨鄉閆樓村飼養蛋雞萬隻,日產鮮蛋餘噸,禽蛋銷售協會不僅全部銷完本村雞蛋,而且帶動周邊禽蛋的銷售,日銷鮮蛋
餘噸,年銷售額過億元。
實例:寶應農民網上購銷旺
寶應縣氾水鎮新民村農民高金泉是村裏的葡萄生產專業戶,經營著多畝葡萄。他想將老品種的葡萄更換成美國黑提等新品種。為此,他上高郵,去淮安,跑了好幾家果園,然而不是想要的品種沒有,就是每株~
元的價格讓他望而卻步。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想進行網上求購的新嚐試。在縣農業局農業信息谘詢站的幫助下,他將求購信息發布在網上。沒過幾天,各地響應的電話、信件就不斷湧來,光是省外的電話就達多個,遠在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客戶都打來電話,寄來資料。貨比三家,高金泉最終以元多的價格同山東的一家單位成交,與在本地直接購買相比,株葡萄苗讓他減少投資近兩萬元。
成功後的高金泉用省下的這筆錢又投資了新的項目。他從上海市農科院珍禽繁育場引進了原種絲光雞多隻,第一批種雞、種蛋已投放市場。
實例:網絡架金橋,致富有新招
豐縣致力於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樹起了“大沙河牌”紅富士蘋果、蘆筍、牛蒡、山藥、反季節蔬菜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基地建設規模發展迅速,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但由於農產品營銷手段仍停留在初級階段,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仍未能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信息不暢也嚴重製約著豐縣農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升級。為此,豐縣成立了農業信息網絡中心。中心通過與江蘇省農業信息中心和農業部信息中心聯網,大力開展網上銷售,引導農民進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和集鄉崔老家村農民崔景峰,自從被吸收為農業信息網網員以來,既開了眼界又得了實惠。他通過網上信息,向亳州、揚州、河南等地銷售半夏、丹參、白芍等中藥材餘千克,杜仲、牡丹苗木萬株,獲經濟效益萬多元。特別是當他從網上得到南京某公司為台商求購日本大蔥的信息後,馬不停蹄趕赴山東濟南、安丘、昌樂等地考察日本大蔥的種植和市場行情。緊接著,同台商和華山冷庫簽訂了每千克元的保護價收購合同。崔景峰有了這顆“定心丸”,放開手腳大幹,與本村餘戶農戶簽訂了畝土地轉讓使用合同,全部種植日本大蔥,總投資約萬元,而按最低保護價計算,每畝純效益在元以上,可獲利萬元。在崔景峰的帶動下,該村種植日本大蔥多畝,總產量超過萬千克。華山鎮謝集村農民孫厚田,自成為網員以來,上網銷售人參果苗和獼猴桃苗,獲得可觀經濟效益。當浙江開化縣城關鎮農技中心謝誌照從網上獲得人參果苗這一信息後,先進行了電話聯係,後又派專人來參觀學習,並買走了元的人參果苗。河南新鄭縣辛店鎮趙紅麗獲得信息後一行三人前來實地參觀學習,並帶走了元的人參果苗。以後又有不少客戶通過信息網與孫厚田取得聯係,有的是預定,有的是直接購買。通過上網,孫厚田的果苗銷售更加紅火了。大沙河鎮六座樓村劉莊王紹明,長年喂養波爾山羊,由於信息不暢,銷售陷入困境,自從上網銷售後,很快就有射陽縣一客戶前來收購,且每千克價格高於本地價~元。
實例:豐縣農民上網銷售成時尚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僅使徐州市豐縣農業形成鮮明特色,而且也使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麵對豐富的農副產品,他們不再單純地依靠傳統的肩擔手挎、提籃叫賣的銷售方式,而是積極運用現代營銷手段,力求用最快的速度把最大量的農副產品變為商品,實現價值。
農民經紀人和種養大戶紛紛通過農業局信息中心入網,在網上銷售,銷售產品有花卉、中藥材、果樹苗木、特種蔬菜和特種畜產品等十幾個種類。上網銷售迅速擴大了豐縣農副產品的市場空間。山東淄博客戶從網上看到王溝鄉韓莊村有蘆薈出售後,連夜開車到豐縣;揚州客戶從網上得知崔老家村藥材大戶崔景峰有牡丹苗,先用電話與崔景峰商談價格,第二天驅車前來買走了萬株牡丹苗;上海浦東一家大型企業,從網上了解到豐縣已建成江蘇省最大蘆薈生產基地後,在網上發布了收購蘆薈的信息,豐縣農業局信息中心及時將這一信息轉給了蘆薈種植大戶。
實例:寶應縣下舍鄉因特網上賣苗鵝
如皋、邗江、句容等市縣的一些養殖戶,紛紛打電話到寶應縣下舍鄉求購四季鵝和隴昌鵝苗鵝,短短半個月時間,就已銷售苗鵝多隻,每隻價格在~元左右,價格堅挺,且供不應求。這是該鄉利用因特網銷售農副產品取得的喜人結果,也著實讓下舍鄉人嚐到了網上做生意的甜頭。
實例:從一無所有到國內之最
丁躍生是南京江浦縣珠江鎮一個普通青年農民,在走過一條坎坷、崎嶇、窮困之路後,埋頭苦幹,積極探索,憑著他的勤勞與智慧,一躍成為養蓮專家,他創辦的南京市江浦縣藝蓮苑已有水生花卉基地畝,碗蓮品種個,大型荷花餘種,耐寒睡蓮種,熱帶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