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撥號上網的用戶,都是通過電話線臨時連接到因特網上的,連入因特網的每個用戶都能夠分配到一個臨時的IP地址。有這種功能的計算機被稱為“接入服務器”。這台服務器在處理撥號申請時,必須區分該用戶是否是合法用戶,即是否是經過注冊登記的用戶。為了隻讓申請了因特網服務的用戶去訪問因特網,必須在服務器上為申請因特網的用戶建立一個“檔案”,即建立一個賬號,其中包括用戶的“用戶名(Username)”和“口令(Password)”。當用戶每次撥通電話時,服務器按照賬號上的記錄,驗證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口令是否正確,隻有兩項輸入的內容都正確的用戶才能為其分配IP地址。輸入一旦有誤,將被視為非法用戶,服務器則不準其訪問因特網。這樣的一個驗證和分配IP地址的過程稱為“登錄”。因此,注冊登記是準備上網的用戶必須要做的。也就是說,首先要使自己成為因特網上的合法用戶。
提示:由於每個因特網服務提供商的具體情況不同,傳輸速率、線路最高傳輸速率、穩定性、互聯網出口帶寬、收費標準等各不相同,應在收費標準的基礎上以出口帶寬為第一決定因素進行全麵考慮。
2.計算機與因特網的連接方式
計算機直接與因特網連接:該計算機成為因特網的主機。所謂主機,是指計算機擁有一個因特網地址,從而使計算機之間能夠相互識別進行通信。該地址在IP協議中定義,並在通信中由該協議進行處理,又稱為IP地址。
計算機作為仿真終端與因特網主機連接:由於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所以沒有IP地址,不能直接獲得郵件和通過文件傳輸協議取得文件,隻能通過主機送到該計算機上進行閱讀。
計算機接在某個網絡(局域網或廣域網)上:該網絡通過網絡服務器與因特網連接。由於該網絡已經與因特網相連,作為網絡內的用戶,可以通過該網絡使用因特網,網絡內的用戶共享一個中心IP地址,也可以要求另行分配單獨使用的IP地址。
用調製解調器和電話線連接:采用串行線因特網協議(seriallineInternetprotocol,SLIP)或點對點協議(pointtopointprotocol,PPP)進行連接。撥號電話線方式:選定並申請一個因特網主機作為連接點,然後在計算機上安裝SLIP或PPP協議通信軟件,通過調製解調器和普通電話線與主機連接,這種方式適合家庭或旅行時使用。專用線方式:必須向電信管理部門申請專用線。專用線的傳輸速率高,線路歸用戶獨享,但費用也較高。這種方式適用於對數據的傳輸速度、傳輸質量要求較高的單位使用。
提示:采用專線連接時,可以是內部用戶通過局域網直接上網;也可以是內部用戶通過內部電話線撥號上網;或者兩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