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製度是現代社會運行的基礎,規矩方圓,政令暢通,高效運作,這是製度保障起作用。有了製度就必須執行,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工作原則。沒有製度的執行力,是不規範和缺乏持久性的。企業管理製度,是執行力的文本表現。

1.製度是企業運行的快軌道

好的執行力需要有一套適合完善的製度,因為製度是企業的法律,用來保障各種活動在規定的軌道上進行,沒有了製度的保障,企業的活動是不受控的,企業的製度對企業起著規範標準、統一執行,考核依據三大主要作用。

如果企業規範化的製度就是自身標準化的度量,企業所有的行為準則都應是以製度來衡量,一件事情由誰來做,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做,作到什麼程度為止應有明確的支引,即我們平常所說的5W2H,同時製度應該對企業組織內禁止的事情明確界定,並且堅決執行,企業有一套完善的製度,是企業管理係統執行力的前提和保障。

企業規範化的製度能夠統一公司執行,做到步調一致,紀律嚴明。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隊才是有戰鬥力的團隊,組織紀律是團隊執行力的保障,同時也是其顯性表現,在競爭的環境中,靠個人能力可以一時取得成功,但無法持久,隻有團隊的力量才會讓企業有生命力。

企業規範化的製度應該包括新酬製度,考核製度,獎懲製度和壓力製度。是對企業內部運營的公平競爭環境設定,員工隻有在公平的環境下麵才能有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過成中去。一套合理公平的競爭激勵製度,可以對員工組織行為起到最有效的引導激勵作用,對組織執行力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任何一個組織都必須有製度的保障才能正常運營,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規章製度,也有自己的《員工手冊》,這些絕不應成為牆上的擺設,企業必須要求全體員工嚴格遵守。因為沒有員工的嚴格遵守、執行,企業的製度就形同虛設。

王石說:企業最缺的不是製度,而是製度的執行。

張瑞敏也說:製定一項好的製度不易,能夠堅決執行則更重要。

管理能否到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規章製度是否能真正落實到底。

1984年12月,青島電冰箱總廠(海爾的前身),因經營不善虧損147萬元,麵臨倒閉的境地。主管部門在一年內派去三任領導,都無成效。此時,上級讓張瑞敏接手。而迎接張瑞敏的,是堆積如山的管理問題,要求調走且已上交請調報告的員工不在少數。工廠上午八點上班,九點員工就走人,到了十點,人幾乎走光了;而廠區的爛泥路,下雨時甚至要用繩子綁在鞋上,不然鞋就會陷入爛泥中。車間裏木頭窗框都被員工砸下來烤火取暖了;玻璃破了沒錢裝,就掛一塊塑料布,偷拿工廠東西的現象很多。

張瑞敏決定從管理入手,提出從嚴治廠。一聽說要整頓,廠裏有人搬出了過去定的一人高的規章製度。而張瑞敏認為:沒有最基本的,其他更是空的。張瑞敏根據現場當時的情況從存在的問題出發,廢掉了原來的製度,製定了13條管理規定。這13條規定包括不準遲到早退、不準在工作時間喝酒、車間內不準吸煙,違者一個煙頭罰五元……還有一條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不準哄搶工廠物資。

這13條規定頒布後有一些效果,但隨意拿公物的現象還是很普遍。張瑞敏就問幹部怎樣防止,回答是鎖起來,可是門能鎖,窗戶卻不能鎖。他就讓幹部將這13條貼在車間大門上,並公布了違規後的處理辦法,把門窗全都大開著,布置人在周圍觀察有沒有人再去拿東西。沒料到第二天上午十點就有一人大搖大擺走進車間扛走了一箱東西,張瑞敏讓幹部在中午十二點就貼出布告開除了這個人。在那個時候,公職一下沒有了,對本人意味著什麼?所以員工一下子認為來了一位動真格的廠長。

海爾領導者通過嚴格管理,使這13條規定得到了嚴格的執行,在海爾內部樹立了有規必行的觀念,使規章製度不再是可有可無的擺設。在樹立了必須遵守規章製度的觀念以後,海爾的管理者又逐漸推出、細化各種新的規章製度,做到了有規可依。通過這些措施,海爾的企業管理漸漸由無序轉向有序,逐步成為一個有執行力的組織,開始了自己的輝煌之路。

2.製度是執行的保證

大約在一百多年前,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白宮享受他的早餐時,一邊在看報紙,他讀到了這樣一段令人作嘔的描述:工廠把發黴的火腿切碎填入香腸;工人們在肉腚上走來走去並隨地吐痰;毒死的老鼠被摻進絞肉機;洗過手的水被配製成調料……結果羅斯福一躍而起,吐出口中的剩餘食物,又把盤中的半截香腸用力地拋出窗外。此後,美國人開始意識到製度建設的重要性,其中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美國保健與公共事業部和美國公共衛生署在1924年聯合頒發的《優質熱殺菌奶條例》就用了三十萬字的邊幅,來設定從飼料、原料奶、加工到市場全流程的監督和檢測方法。相比之下,2008年中國乳製品企業全體淪陷於三聚氰胺事件,則更像是製度缺失下的必然產物。

與製度建設、製度的有效執行相比,道德建設永遠都是那麼蒼白無力,因為道德很容易在利益的誘惑下喪失。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都不能以人之初、性本善來作為基點,因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企業之間的你爭我奪也日益激烈,這必然導致人性本惡的萌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所以,胡錦濤總書記在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曾指出:我國現階段的腐敗現象,是在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條件下產生的,製度不完善、管理有漏洞是腐敗滋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強製度建設,努力解決導致腐敗滋生的深層次問題,做到用製度管權、管事、管人。

從這個重要指示中可以看出,製度建設要在管字上下功夫,而管理的內容就是:權力、職責和人,其最終所產生的結果則來自於執行力。胡總書記雖然一語點中要害,但是要做到這樣的境界,卻需要整個國家建立起強大、係統並且具備考核反饋機製的製度,需要從上到下的思想灌輸和行為統一。實際上,企業的經營也是這樣的,沒有明確的工作職責和權力範圍,員工的執行就會走樣,再加上沒有係統的獎懲製度,一切發展願景隻能是脆弱的空中樓閣罷了。

所謂製度,簡單地說就是紀律或規矩。它能夠對相關行為做出規範和約束,以確保工作的順利展開。任何一個部門倘若缺乏製度,勢必會像一盤散沙一樣,執行不力。

對於管理下屬而言,哪怕是有缺陷的製度,也比沒有製度好得多。領導者以製度說話永遠比依靠個人的發號施令更有力度,執行起來也更有效率。在現代管理中,製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企業是關於人的組織,而人的複雜多樣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特質,要求企業必須營造出有利於共同理念和精神價值觀形成的製度環境,並約束、規範、整合人的行為,使其達到目標的一致性,最終有助於企業共同利益的實現。因為從根本上說,經濟學關於人性本懶惰自私的假設在商品經濟社會裏從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來說,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所以,在任何單位、任何部門裏,都需要規章製度,一套好的規章製度,甚至要比多用幾個管理人員還頂用。

因此,作為一個領導人,必須時刻注意本部門的規則,發現不切實際或不合情理的要及時糾正,不斷改革,這一點很重要。可以這樣說,一個好的規章製度,必然不斷發展不斷改革。這樣的規則是活的規則,隻有活的規則才有意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對管人智慧的經典總結。管人以製度為準繩,這不是一句空話,當領導者意識到規矩、製度是立身成事之本的時候,說明他已經站在了正確執行的起點上。

領導要想管理好下屬,製定規章製度是必不可少的。各行各業製定各種規章製度,其目的就是要人執行,若徒具形式,則毫無意義可言。因此正如前文所言,無論製定什麼樣的規章製度,事前都要詳細了解實際情況,整理分析各類問題,再製定規則,這樣才有意義。若徒具冠冕堂皇的條文,而與現實情形背道而馳,則無異於一紙空文。

某家電器製造廠有一則規定:下屬如果延遲交貨,其車間一律征收違約金。然而延遲交貨,多半事出有因,比如,生產過程中遭遇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或車間重要設備故障耽誤等。此項規定有名無實,勢必需要修正,擬定一個折中性的辦法,以配合現實條件。如果礙於麵子,覺得剛製定的規則,馬上又要推翻,怕被下屬笑話,那麼將來吃虧的仍是企業自身。

很多企業的采購負責人都是老總自己的親信或者股東,因為這個職位通常都是容易滋生腐敗和貪汙的地方,在創業初期也許可以通過感情和道德來約束,但是當企業一做大以後,很多瑣碎的事情肯定是必須分工給下屬去做的,這個時候製度就變得尤為重要了。設計可量化的工作目標、項目完成的期限、詳細到每一個工作環節的流程、可評估的工作標準、360度內外考核製度和獎懲機製等等,才能全方位地對員工的工作和績效進行監督。例如采購一萬個單位的A原料,必須控製在單價1.5元以下,兩天內完成采購下單,並且供應商可以提供有效的證明,而如果這個員工能夠連續6個月在公司設定的采購價以下采購原料,他能得到什麼獎勵。隻有做到這樣,企業管理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3.完善製度,提高執行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個企業想要保證戰略的有效執行和有序運營,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完善並行之有效的規章製度。並且要保證這些規章製度的有利貫徹執行。企業製定製度的目的是保證企業各方麵工作的有序運營,提高效率和效益。企業應該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製定規章製度,並把它公布於眾,是每一位員工都知道哪些該做,那些不該做,做到什麼標準,做好了能夠得到什麼獎勵,做不好會受到什麼處罰。通過規範的規章製度來完善整體戰略規劃的實施,規範員工的行為,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章必循、凡是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

要使知道完善起來,企業至少應該建立三方麵的知道。一是保證企業有序運營的製度運營機製,如:企業的組織製度、財務製度、操作規程、安全規程、質量標準、工作標準、管理標準、管理流程等;二是激勵方麵的製度激勵機製,如:薪酬製度、獎勵製度、優秀人才評選製度、科技成果評選製度、突出貢獻獎勵製度、製度等等;三是規範職工行為方麵的製度約束機製,如:職工獎懲條例、經濟責任製考核條例、責任追究製度、安全生產獎懲條例等。

諾思在《西方世界的興起》中宣揚的主要的觀點就是西方經濟的發展最主要得益於製度的逐步完善。製度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居功至偉。同樣,完善的製度對於企業發展和領導人高效執行力的提升的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

完善的製度對於領導人執行力提高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①用製度規範執行力的標準。通過規範化的製度來完善整體策略規劃,員工必須按照製度的要求規範行為,不能按各自的理解來做事,用製度來達到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狀態的目的。②用製度統一員工與組織的執行力。既不因過分強調個人執行力的提高而忽視了組織的力量,又不會違背了個人的特性和價值體現③用製度建立一個執行力激勵機製。執行力的激勵機製包括:薪酬體係、考核機製、獎懲製度、壓力製度等等。

完善的製度以及合理的執行有利於領導人執行力的提高,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領導人還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