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災害知多少?
海洋災害有許多種,通常有風暴潮災害、海浪災害、海冰災害、海霧災害、颶風災害、地震海嘯災害,還有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災害這些突發性的自然災害。海洋自然災害的危害性很大,它不僅會威脅海上作業,有的還會危及到沿岸經濟和人身安全。
引發海洋災害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大氣的強烈擾動,熱帶氣旋、溫帶氣旋等;還有海洋水體本身的擾動或變化;再有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及其伴生的海底滑坡等。由於受到海洋的這些影響,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自然災害都很嚴重。由台風或者颶風所引發的大風災害、暴雨洪水、風暴潮、風暴巨浪等,占全球自然災害生命損失的60%。此外,每年有上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都是由台風造成的,占到全部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的1/3。可以說,海洋是全球自然災害的最主要的源泉。
地震災害
地震是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其具有發生突然,破壞性大、波及麵廣的特點,會造成眾多的人員傷亡。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生的8.0級地震,其破壞性強於唐山地震,無數的房屋垮塌,數萬人傷亡,受災麵積達10萬平方公裏。
海嘯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的波力,會引起海水的猛烈起伏,破壞性的大浪便會湧向海灣內和海港,並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
海嘯大多由震源在海底50千米以內、裏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的。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有可能引起海嘯。據研究,海嘯的波長比海洋深度大,一次震動之後,震蕩波會不斷擴大並傳播到很遠的距離,就像一顆卵石掉進淺水池裏產生的圓形波一樣,震波在海底附近傳播也不會受多大阻滯。因此,海嘯一旦到達岸邊,就會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極其嚴重的威脅。
迄今為止,人類還無法阻止海嘯的發生,隻能通過觀察和預測來預防或減少其造成的損失。
地震海嘯
海底在發生地震時,由於地震使海底的地形發生了劇烈的升降變動,從而引起海水的大幅度急速波動,這種由地震引起的海水急速波動就是地震海嘯。
地震海嘯分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兩種。
1.下降型海嘯——通常情況下,這種海嘯在發生時會在海岸邊產生極為異常的退潮現象。它主要是由於海底的地震促使海底地殼急速下降,自然,海水會向突然下陷的海底空間湧過去,大規模的海水向此空間積聚。湧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強大的阻力後,就會猛翻回海麵,形成滔天大浪。
2.隆起型海嘯——通常情況下,這種海嘯發生時會在海岸邊產生極為異常的漲潮現象。它的主要發生原因是海底的地震促使海底地殼急速上升,海水隨著突然上升的區域被舉升,大範圍的海水向隆起來的區域積聚過去,由於地球重力和引力的作用,海水就會急速向海麵四周擴散,形成巨大的浪潮。
海嘯的危害
曆史上記載,全世界平均每六到七年就會有一次海嘯發生,而今已經發生過的具有破壞性的海嘯達260次。其中80%的海嘯都是在環太平洋地區發生的。而占太平洋地震和海嘯60%的是發生在日本列島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全球受地震和海嘯影響最厲害的就是日本。
地震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十分巨大的。劇烈震動之後,巨浪呼嘯,會以摧枯拉朽之勢,越過海岸線,越過田野,迅猛地襲擊岸邊的城市和村莊,瞬間人們都會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設施、被震塌的建築物在狂濤的洗劫下,席卷一空。如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蘇門達臘島發生8.9級強烈地震,引發的海嘯襲擊了斯裏蘭卡、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國、馬爾代夫、緬甸和非洲東岸等國,造成20餘萬人喪生。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隻能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控製它們的發生。
海嘯預警係統
1965年,國際海嘯預警係統開始啟動。顧名思義,海嘯預警係統是偵測海嘯並及時警告海濱居民,用以保護海濱人員的生命安全、避免死亡的係統。此係統包含兩部分:一是偵測係統,二是通信係統和海邊預警係統。
國際海嘯預警係統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先將參與海嘯預警國家的地震信息全部彙集到一起,然後利用計算機進行具體分析,並大致判斷可能會形成海嘯的區域。倘若有危險狀況,就會及時發布警報。
海嘯預警係統源於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一帶海域發生了大地震,由此引起的巨大海嘯給阿拉斯加州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此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便開始進行這方麵的研究。目前在日本、夏威夷、阿拉斯加和南美洲等環太平洋地區已經建立起海嘯預警係統,其他的海域暫時還沒建立。2004年東南亞大地震引起的海嘯也造成了特別嚴重的傷亡,這一教訓後,印度洋、大西洋還有加勒比海地區都設立了此係統。
風暴
風暴是指伴有強風或強降水的天氣係統過境時出現的天氣過程。例如:雷暴、颮線、龍卷風(海上的稱為龍吸水)、台風、熱帶氣旋、熱帶風暴等。
在海上刮的風暴人們叫它海風暴,是風暴的一種,一般會帶著海水在海上刮,有時還會在海麵上卷起旋渦,將臨近的船體破壞,並影響附近海麵的船隻航行與天上路過的飛機航向。
風暴潮
受劇烈的大氣擾動,如強風和氣壓驟變(通常指台風溫帶氣旋、冷鋒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係統)的影響而導致海水異常升降,使受其影響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潮位的現象,稱為風暴潮。又稱“風暴增水”“風暴海嘯”“氣象海嘯”或“風潮”。它的周期從幾小時至幾天不等,常伴有狂風巨浪,可引起水位暴漲、堤岸決口、農田淹沒、船毀房摧,屬於海洋水文災害。如1922年8月,中國廣東汕頭發生的風暴潮,使七個縣遭災,死亡七萬多人,是20世紀最大的一次風暴潮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