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盡頭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隻是為了探索道的盡頭,也為了避免世界那終焉的毀滅,自不知多久以前的時光開始,一代代擁有著不同天賦,共有著莫大毅力的存在們便紛紛開動腦筋,觀天模地,燃盡一切的才智創造出種種能夠避死逃生,撕空裂時的可怖神通!隻是隨著世界一次又一次的毀滅,這些承載了無盡先人血淚的貴重遺產,卻也毫無疑問的流入了洪荒域外五真七祖的腦海其中,並因著這十二人曆萬劫而不滅的奇偉能為而不致斷了傳承。而每一次域外洪荒共歸虛無,再並生重開之後,許多無始無終,莫名的自某些從未有生靈涉足的福地洞天中湧現並靜待有緣的先人遺澤,其來曆無非是五真七祖中某些麵冷心熱,行事乖僻的大能們的有意散布,畢竟,這些已然將自身之道走入盡頭的無上存在,也希冀著有人能自這些遺澤中,推演出一個可以破解掉那堪稱詛咒的終焉毀滅的破局之法。
當不斷自覆滅後自發重生的世界終於要邁入那被無數大能者所預言的絕望盡頭之前,這個已然積累了四十九次失敗經驗的寰宇世界當中,卻已然推演出了層出不窮,數之不盡的奇功異法同魔術邪能。隻是,在如今這個域外同洪荒的死鬥剛剛了結,一時間雙方誰也夠不到誰的微妙時間點上,昔年再洪荒域外打的那場諸天崩潰,眾生凋零的死鬥中曾出現過的各路功法百花齊放,萬千教派百家爭鳴的情形卻是終是因人為的緣故難以見到。畢竟,在這個大戰過後的難得的和平年月裏,域外和洪荒這兩個從風俗習慣倒思考方式全都截然不同的世界,俱是做出了一個不約而同卻又在情理之中的選擇——那就是保存實力,休養生息。
於是乎,很多太過慘絕人寰,有傷天和的術法就被這兩個世界的大能者們有組織,有謀劃的搜羅封存起來,但是休養生息和自毀長城的含義終究是天差地別,所以在許多過分殘忍的法術被集中封印送入了月宮桂樹中封存之後,以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接引道人,準提道人為首的五尊聖人便紛紛入世,各自以自身所長教化眾生,並從數以億萬級的凡俗生靈裏選取那合自己心意的弟子修行自家術法,忝為自身教派的道統傳人。
至於這次無頭無尾的教化眾生到底有多麼重要呢?至少,這五名聖人將要傳法天下,授於有緣之士的神通道術,其跟腳都是由無數大能推演修行的無盡功法之中的核心精粹所凝練彙聚而成。縱使是五真七祖那樣的世之巔峰亦無法預測出他們自身同這個世界將要麵對的最終結局究竟會是什麼,隻是,他們俱不會因為貌似不可回避的絕望而自暴自棄,因為,他們自身便是足以帶領眾生突破絕望和迷茫的最強希望!而這次由洪荒五聖聯手推行的傳教萬界,便是由大羅天上的那位玄門真人為世界的終結所布置的一道翻盤後手。
不過也是和五尊聖人之間的個性相關吧,素喜清靜的道德天尊,僅是在人間遴選了一名弟子,數名童子,便徑自回轉了自家所居的大赤天八景宮,從此少涉凡塵,不問世事。而於先前那同域外的終末一戰中悟得慈悲二字,剛剛回返洪荒便一心盤坐於功德池旁參悟佛法的接引道人,卻是至今不曾踏臨人間,更別說收取子弟門生了。隻是五聖之中修為最高的二人因著各自的原因在這裏‘消極怠工’,卻不代表著旁的聖人對於擴大教派,廣納門徒這件事情會持有同他們相同的做法。
至少,生性威嚴,極重禮法的元始天尊便在同自己的過往有著萬千瓜葛的昆侖金頂之上開宗立派,並將一些往昔同自己有幾分交情,或是被他認定跟腳尚佳的故友凡俗收入那闡教其中,雖說元始天尊招收門生的標準極高,而且就算是能拜入昆侖山中,可以有幸成為他親傳弟子的幸運兒也是少之又少,可是經過了千餘年時間的發展壯大,現如今的闡教門下,若是將二三四代連著外門弟子一並計算的話,怎麼說也能湊個千八百人,在天下教派當中,其規模也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
當然了,雖說闡教的規模在天下教派中都當得起首屈一指之讚譽,不過這卻是將某個性喜呼朋喚友,人多熱鬧的聖人所組建的教派給排除在外的為前提的。畢竟,那個名為截的教派,其間修為能達到仙人果位的存在,便可拉扯出數萬之多。至於說修行不登仙位,僅僅是在截教門下供職苦修,希冀能有朝一日脫去凡身妖體的煉氣之士,怕是無論如何也有個十來萬的數量?至於僅僅是掛了個截教的名頭,連自家掌教大老爺是誰都未必知曉的妄人,其數目更是遠超了千萬之數!所以,就算是三十二天之上的人造離恨天兀自高懸,天道欽點的玉皇大帝卻也歸位良久,但是那個空蕩蕩的天庭在人間卻是同截教比擬影響力的資格都不曾具備。至少堪稱龐然大物的截教在洪荒之世,好名惡名都足以止小兒夜啼,至於天庭和玉帝是什麼?怕是連很多修士都說不上來吧。
而從立教之初就因為掌教惡趣味而蓬勃發展的截教,也因為其愈發龐大的規模而使得早已無人會將它視作一個純粹的傳功授法的修仙教派。反正,不管截教那個泰半時候都不管事的教主知道或同意與否,至少洪荒世界中的萬千修行者心中,這個以截為名的龐然大物,實則是一個貨真價實的仙之國度!雖說某個同元始天尊同出於紫霄門下的道士從來就沒有過什麼身為勞什子掌權者的自覺吧,但是每當他開壇講法,布道天下的時候,那數以千萬計的弟子齊聚東海金鼇島恭聽聖音的壯闊景象,卻是被有心人冠以了一個無比貼切的名字——萬仙來朝!試問除了仙中之皇,又有何人能擔得起這萬仙一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