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七八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依舊是驕陽似火。陽光普照著熱鬧非凡的新都市。還未到夏至,溫度已經上了37度,到處是穿著短袖,裙子的行人穿梭在各個街道。孩子們都忙著上各種補習班,這是一個“拚爹”的時代。各種興趣班都是爸爸媽媽培養孩子的工具。當然,對於人生最重要的高中,家長們更是倍加關注了。新都陽光培訓班還沒開始,早就擠滿了各種開小車的富豪家長,當然,農民爸爸媽媽也不示弱,再缺錢也要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這樣一個酷暑難耐的日子裏,如果沒有什麼緊要事,人們寧願一整天足不出戶。因此,正午的時候,縣城的大街小巷也倒比平時少了許多嘈雜。街巷背陰的地方坐著許多搖著蒲扇的老人。這個時候,隻有新都一中的學生還在搖著電扇的狹窄的空間裏大汗淋漓的揮筆疾書。所謂一分壓倒一批人,在這個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時代,沒有哪個學生不爭分奪秒的學習。
十二點鍾剛響,隻見新都一中教學樓裏衝出一群男生,他們像比賽似的如離弦的箭般衝向食堂,他們咬緊牙關,麵部猙獰,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衝刺著,他們大概是成績優異的學生,為了節約時間學習而搶飯。隨後是跑的比較慢的,他們跑一會兒走一會兒,女生便是手牽著手,向著食堂慢跑。最後麵的便是那些所謂的淑女,為了保持自己的發型不著急的在後麵慢吞吞的走著。離教學樓不遠的超市裏也是擠滿了人,那些高三的學生為了節約時間在超市了買了大堆的零食帶回教室裏邊做功課邊吃零食。泡桶麵的人擠滿了超市的走廊。
細密的陽光如一把金光閃閃的沙子漏過玉蘭樹稀稀疏疏的枝葉間,在地麵上投下一個個斑影。短短的一截柏油路,一端是醫務室,另一端是多功能大廳。柏油路一邊是一堵牆,上麵攀爬著交纏在一起的藤蔓,另一邊則是一片小樹林。小樹林的地麵用一種鏤空的格子磚參差不齊的鋪墊著,走上去腳一深一淺,時而腳在磚上行走,時而腳陷在空格裏。小樹林旁邊是新都一中的教學樓,下麵整整齊齊的擺著自行車,前麵是兩個花壇,花壇中間植著幾棵樹,其中一棵樹上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2004屆全體師生捐贈。教學樓前麵蹲著兩座石獅子,柱子上貼著一副對聯,上麵還掛著兩個紅燈籠。兩個花壇對稱的擺在兩邊,每個花壇前麵都有一個方正的石頭,一邊寫著品學兼優,另一邊寫著報效祖國。這兒是全市學子夢寐以求的學習聖地。
樹林裏稀稀拉拉的聚集著一些麵孔青澀的少年,或交頭接耳,或一個人默默站著,仿佛在等待著什麼。趙慕青倚著一棵大樹,用手輕輕撫摸著樹粗糙的皮膚,旁邊的王曉燕正和另一名女生交談著。
“怎麼中考分數都比我高?”王曉燕轉身對著趙慕青嘟噥道,“不是說你呀!”王曉燕連忙收起難過的表情改口道。
趙慕青微微一笑,並不作答。
王曉燕是趙慕青的小學同學,小升初,趙慕青成績優異,考進了全市最好的初中——Y校,而王曉燕則去了一所普通的初中。三年後,兩人同時考進了這所聞名遐邇的新都一中。不過,趙慕青成績較好,考進了奧賽班。新都一中考風嚴謹,考場都是按成績先後排的次序。新都一中分三種班級,普通班,奧賽班,和火箭班。聽名字就曉得奧賽班和火箭班是成績優異的班,不過高一高二沒有火箭班。現在新都一中在對麵的陽光培訓中心開辦了初高中銜接班,她們有幸分到了一個班,她們在新都一中本校吃飯,現在正等著老師帶隊回培訓中心上課。
趙慕青穿一件灰白色的裙子,剪著短發,皮膚很白,長著鵝蛋臉,大眼睛,可惜戴了個鋼絲眼鏡。王曉燕比趙慕青略高,穿著白襯衣,牛仔褲。她的皮膚和趙慕青一樣白,眼睛很小,紮著個馬尾。說起話來尾巴甩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