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說到《易經》人們就想到預測,也就是算卦、算命。好的看法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不好的看法是陰陽先生騙人的把戲。

那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

《易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位列十三經之首,它的內容豐富全麵,有完整的哲學體係,從宇宙自然到人生社會都有辯證的論述,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藏:哲學家討論其義理,象數家推演以河書,史學家視為上古實錄,文學家賞其歌謠文體,科學家發掘其宇宙奧秘,數學家則悟出了二進製的源頭。

在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中,《易經》為開創我們的文明史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像血液一樣滲透在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中,潛移默化地指導著我們的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自古就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一本深富哲理智慧的書,為何一而再地被認為是算命先生搞“封建迷信”的讀本呢?究其原因,一是深切掌握《易經》奧秘的人,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將易學學理化、體係化、複雜化,從而將這種商周時代的普通大眾遊戲,轉變為隻有少部分人能夠使用的艱深遊戲;二是我們今天所謂的“算命先生”,粗通占卜方法,卻無視事物變化之理,武斷地對占卜結果做出推測,達到獲取錢財的目的。

《易經》用簡單的一長兩短的符號,劃分了陰陽乾坤,演化了八八六十四卦象,自古以來便被人們應用到解釋世間萬物的義理之中,它包羅萬象、無處不在、“放之四海而皆準”,成為公認的智慧經典。

《易經》的偉大之處並不完全在於對未來的啟示作用,而是集中表現在對我們日常生活行為的影響。作者經過潛心研究,不但將卦辭之意解釋清楚,還將其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作出分析和判斷,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疏通文字的基礎上,從我們個人的修身養性、人際交往、經商創業、家庭教育等方麵入手,將《易經》的本意與現代社會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指導讀者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勵誌、怎樣認識和完善自我。

閱讀本書,在輕輕鬆鬆之間,就能掌握《易經》的精髓,掌握自己的人生密碼,揭示人生哲理,點破謀略玄機。

編者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