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中國人“民以食為天”這一飲食文化精神主旨,在今天體現為由溫飽型轉向小康型的整體特征,並使飲食結構呈現出多元的個性化色彩,其中對蔬菜營養價值的挖掘和利用,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吃出美味,已經成為普遍共識。事實上,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和掌握蔬菜的妙處。本書編者對60種蔬菜從特性成分、營養功效、當令季節、挑選保存、食物生克、注意事項、食療新招,以及家庭日常美食料理等方麵,分別進行全方位介紹和推薦,讓您與各種蔬菜作一次多角度的親密接觸。書後附錄的“季節蔬菜速查表”和“蔬菜營養速查表”,可以方便您的使用。

會吃蔬菜,就應該吃出營養。蔬菜顏色不同,營養不同。蔬菜所含有的維生素多少按其順序排列,可以為白、綠、紅、黑、黃五種基本顏色。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講,蔬菜的顏色決定了它的營養成分,而營養成分決定了它的營養價值;就同一品種或同一棵蔬菜而言,由於顏色不同,維生素成分含量也不盡相同,因而它的營養價值也不同。現代科學研究向我們揭示了蔬菜中更為神奇的魔力,指出了人類的情緒、記憶等無一例外地受到食物尤其是蔬菜顏色的影響。蔬菜中的某些成分進入身體後,可以促進神經纖維的髓鞘化,而且可以促進神經突觸間信息準確而迅速地傳遞;而植物的顏色和香氣更能帶動這一功效的發揮。這是顏色蔬菜所具有的、完全不同於其他食物的特異功效。

會吃蔬菜,還應該吃出健康。各種蔬菜如何進行搭配,會極大地影響人體健康狀況。中國曆史上曾有食療勝藥療的說法,藥王孫思邈說:“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食宜”就是現代科學意義上的搭配問題。現代科學也有力地揭示了蔬菜合理搭配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作用。本書中的食療菜譜,就是希望大家時刻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在每一次烹製過程中都應該做到合理搭配,科學飲食。當然,一旦患病,這些食療之法自然不能代替常規治療,還是應該去醫院的。

會吃蔬菜,還應該吃出美味來。蔬菜的吃法多種多樣,尤其現在的飲食結構被注入了更多的個性化色彩,煎、炒、烹、炸、燉,酸、甜、苦、辣、鹹無所不能。這裏介紹的蔬菜烹製廚藝忠實體現了以往經驗,同時還注重結合身邊的人和自身經曆,尤其致力於創新。這些菜備料易找,操作簡單,能夠讓剛入門的新手輕鬆享受食趣之樂。大家可以認真研究,妙手料理,親自感受一下自製的美味佳肴。

本書編者在編撰過程中走訪了許多名廚和美食家,還數次到市場與零售人員仔細了解相關情況,以體現緊跟時代、服務大眾的宗旨。在體例編排上分門別類,逐一分解,使讀者根據需要,在相關條目下找到較為合理的解答。相信本書這一新的視角以及新的烹製工藝會為您的生活帶來享受,也期望能為您繁忙的工作減壓,為生活增加樂趣。

編者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