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生活中沒有的,在電影裏卻多的是。君不見,那溫泉關前300名袒胸露腹的斯巴達勇士手中,除了大刀長矛,不就是一塊塊變態的神盾嗎,結果,欣然前往的50萬波斯大軍在此爽快地丟下了2萬具屍體……3百VS2萬!開作弊器恐怕也不行的哇,但是盾牌做到了。電影當真是精彩的電影,這部預算充足的大製作逼真地重現了曆史,在好萊塢呈上的這一道美妙的視覺大餐裏,在那一個個如油畫般精美的鏡頭中,無數次,長矛穿腹而過,利箭紮入胸口,大刀削斷胳脯,死人釘成大樹,屍體壘成城牆,甚至還有人頭被齊頸砍去劃破長空墜落大地濺起一灘血水的慢鏡頭……
——諸如此類的暴力鏡頭出現在美國的電影裏早已讓人見怪不怪,據報道在美國,每個家庭每天收看的電視節目中有超過半數含有暴力內容,平均每15分鍾就有1組暴力鏡頭得以播出,甚至在兒童動畫片中,也聚集了大量的暴力內容,表現過暴力情節的動畫片在所有動畫片中的比例超過93%……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密度,美國的媒體暴力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暴力是野蠻和粗魯的表現,對暴力的耳濡目染會使人誤以為暴力無處不在,對暴力的美化更會令人產生使用暴力並不會遭受懲罰的錯覺,然而,麵對這樣冷峻的現實,從來就鮮有睿智的政治家為之慷慨陳詞並提出一舉解決問題的議案,也沒有深具社會責任感的媒體在振臂高呼為民請願——直到那個黑色的上午,趙承熙揣著一支Glock(它是CS中匪徒一方的默認武器),走進了校園……
凶手已經飲彈去,此地空餘CS。CS因此而麵臨的指控有:這是一款暴力遊戲;遊戲內容是在教唆人們襲警;會引發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媒體們認為,如果趙承熙沒有接觸過CS,他就不會行凶殺人;議員們表示,對CS這樣的暴力遊戲,一定會提議案將其禁掉……
怪不得那天會下雪,因為冤啊,實是是冤——玩了CS就會衝到街上找警察打架?很火冒那戰隊裏有個人後來考公務員還進了公安局呢,難不成他是去做韓琛的臥底?;玩了CS就會想到殺人?那為什麼每次當我在CS裏倒在地上的時候,頭腦想的最多的,除了“這是哪個家夥幹的?”以外,會是“生命真是脆弱,還好這隻是遊戲?”。我相信,擁有CS經曆的人應該會比以往更加珍惜生命熱愛和平,因為他知道死亡降臨得會有多快——殺戮,還是把它永遠地封印在虛擬之中吧。
Glock手槍在全球的銷量數以萬計,其中一支被趙承熙買走了,以此為由攻擊CS的那些媒體,為的並不是公眾的利益,而隻是在炒作自己;而那些對遊戲一無所知的政客之所以誇大其詞避實擊虛,目的也隻是在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而已。弗校的槍聲並不是CS的責任,而是那些媒體和政客長期不作為的惡果,要使這樣的槍聲永不再聞,不僅需要一個全麵的解決方案,更需要多管齊下的有效措施——假如有人不幸患病:艾滋、埃博拉、SARS、瘋牛病、鉈中毒……還有,闌尾炎,難道闌尾一割掉,他就算恢複了健康?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後來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舉行的遇難者悼念儀式上,放飛的氣球是33個,敲響的鍾聲是33聲,其中包括32名遇難者和自殺的趙承熙。還有一些人留下了紙條:“希望你知道我並沒有太生你的氣,不憎恨你。你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和安慰,對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愛都包含在這裏。勞拉”;“趙,你大大低估了我們的力量、勇氣與關愛。你已傷了我們的心,但你並未傷了我們的靈魂。我們變得比從前更堅強更驕傲。我從未如此因身為弗吉尼亞理工學生而感到驕傲。最後,愛,是永遠流傳的。艾琳”……看來還是公眾有腦子,人們的眼睛還是雪亮的,隻是可惜,這樣的待遇,馬加爵指望不上。
“CS高手在美實戰”,既然這個貼子自作聰明地取了這樣一個嘩眾取寵的標題,那麼也就難怪它得到了幾百貼CS愛好者留下的憤怒的回應,不過,317至319樓的三個連續的回貼倒是蠻有意思:
“什麼,發生槍擊案了,在哪裏?哦,學校。學校真是個恐怖的地方,以後不要去了。”
“什麼,發生槍擊案了,怎麼,校服擋不住子彈嗎?哦,以後統統穿防彈衣戴頭盔去上課。”
“什麼,發生槍擊案了,隻有凶手帶槍了嗎?哦,以後上學一定要人手一支,不帶槍不許進校門。”
哈哈,說的好象也8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