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楓自幼研習“天明聖鑒”。時日未久,氣候難成。

“天武”的第二門以劍法、拳譜、器械為主,其中不僅囊括了不少名門的外家精髓,還有他晚年獨創的“天武劍法”,為“天明聖鑒”中的三訣都量身打造了一套劍法,可見心血不少。

還有一卷罕世瑰寶。“天武”捍世的絕密所在——玄冰神掌和赤烈神拳。非成家繼子不練,非天崩地裂不授。於是呂楓並未參詳。“天武”之名天下眾所周知,孫青龍又退出武林,無人一睹神話。

光陰如昨,消失並短暫的或將逝去的、停留的,打開記憶,總還有尚未塵封的。呂楓由此及彼聯想一番,頓時腦海中深刻的記憶,又重新迸發出來。

他們特意停留幾日,呂楓要好好研習重溫“天武”。

心法是武功的基本。

龍生九子。其中所謂的“九子”中蛟、螭、虯……,一角者為蛟,兩角者為虯,無角者為螭,而以“神”道為修的正為“盤虯訣”,相對講究力量,要求必須天天練習打樁扛舉,所以僅憑些許時日不足以練就。“棘蛟訣”中的招式怪異,講究出其不意。間歇練習,偶覺胸口沉悶,呼吸停滯,但是精力相當充沛,運動時心跳不會加快。原來,“棘蛟訣”講究“精、氣”兩道,所以練習之人,會有此征狀。

呂楓將所授的“天明聖鑒”的心法重新演練一遍。然後加以練習其中的“魂、魄”兩道為修的“青龍訣”。青龍向來是江湖人頂禮膜拜的至尊之屬,“天明聖鑒”中位列首位。孫青龍把手提攜,呂楓已是對“青龍訣”了如指掌,爐火純青。

萬卷古今消永晝。皓首窮經,平常而來,無非點滴時日。

內力精進。接下來,有了精深內力相承,他隻要依樣畫葫蘆地舞刀弄劍。至於其中的暗器,鞭繩之類,隻是匆匆瀏覽,便送與了歐陽飛燕,以女子之心來練就,必然會威力無窮。但是,“青龍訣”的劍法頗為玄妙,呂楓心中十分歡喜又唯恐時日不夠,又沒有高人指點,要參悟這套劍法實非易事。

“青龍訣”劍譜開篇一行字映入眼簾:

風雷怒卷滂沱雨,苦海斷崖意千重。

廣宇連暉起龍嘯,浩瀚獨微此山中。

“壯誌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不覺心馳神往。但見第一式“臥虎藏龍”中所繪武者劍招生硬淩厲,劍劍致命,一招一式都賦有玄機,殺機四伏,劍氣所到之處,無不見血。

呂楓閉目調息,冥冥之中,進入了他內心的虛擬的格鬥境界,利劍翻飛,一招“虎躍龍騰”竟將柱子一劍劈斷,所幸劍鋒疾利,劍痕僅有毫許,柱子不曾位移,竟連塵土都未揚起。幸免一場飛來橫禍。

第三式為“蛟龍擺尾”,劍氣呼呼,如龍嘯聲,隻要一運劍,龍嘯之聲便會傳出,劍風之快,可想而知。

“青龍訣”劍譜為十三式,合三層而練。“臥虎藏龍”、“虎躍龍騰”、“蛟龍擺尾”為第一層,“靜龍側目”、“龍嘯寰宇”、“傲龍擎爪”為第二層,第三層為劍法中的技法,“默然龍須鉤”、“旋風遊龍刺”、“蝴蝶穿花步”、“龍鱗飛燕掃”、“長龍臥崗墜”。

呂楓和歐陽飛燕投宿客棧之中,天天在小院中練劍,歐陽飛燕與他朝夕相伴。呂楓練功甚是專心,幾乎廢寢忘食,歐陽飛燕嫁與呂楓,也自然當起了賢妻,日日端茶做飯,舉案齊眉,好生服侍。呂楓相敬如賓,彬禮相待,婉言道謝。而她側去皓麵,粲然一笑。

呂楓正值自己功力與日俱增,欲尋機一試。

向各門派討教?勢必將多樹敵手;找江湖俠士比試?人家未必賣這個麵子。

閑坐喝茶,顯然是沒了這番閑情雅致,總想出去走走,可是歐陽飛燕哪裏肯放。

呂楓將《飛雪劍譜》相贈,並與“天武”中的高深異常的暗器技法,隻好請呂楓指導。想當年,“神雕大俠”楊過與小龍女在終南山古墓之中,一起修煉“玉女劍法”,穿花間、臥香毯、寢茵褥,傾心芳華絕代,早引得了多少善才信女的流連。“飛雪劍法”劍路細膩婉轉,柔情倜緋,曼妙靈動,飄忽若仙。而那“玉女劍法”亦是纖纖細細,輕輕柔柔,純粹的女人劍法。

空中飛揚的動作,更像是盈動的舞姿,一曲劍舞,姿態翩躚,妖豔繽華。不斷旋轉的周身,擺動的裙袂,讓人看是飛旋激烈的胡舞,熱情奔放,卻從不失它與生俱來的女子特性,風情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