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參加會盟(1 / 2)

曹操討逆檄文發出去以後,各地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壽春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太守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鈾。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九江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加上李豪傑部共有18鎮響應。各路軍馬數量不等,有多的三萬人馬,少的一兩萬,各領文官武將,都集中到了洛陽。

北平太守公孫瓚率領一萬五千人馬,在德州遇到了劉備。自從李豪傑控製了幽州的軍政大權以後,劉備就離開劉焉,投奔他處了。

公孫瓚看到劉備後問道:“賢弟怎麼會在這裏?”

劉備說道:“以前受到兄長的保薦,劉備做了平原縣令,今天聽到兄長的軍隊將要從此經過,特來請兄長進城休息”。

公孫瓚說道:“多謝賢弟,現在董卓叛亂,天下的諸侯都到洛陽集中,一同前往討伐,賢弟可隨我前去,怎麼樣?”

劉備說道:“我本宗室子弟,輔佐漢室是我的責任,我願隨兄長前往”。公孫瓚很高興,同劉備一同前往。

李豪傑此時也到達洛陽郊外紮營,然後率關羽,張飛等數人前去曹操的大營拜見曹操,曹操親自到大營門口迎接。李豪傑看到曹操雄姿英發,心想不虧是三國有名的“梟雄”。

此時各路諸侯都陸陸續續的前來,各自安營紮寨。曹操大喜,殺羊宰牛,大會諸侯,共商進兵之策。

河內郡太守王匡說道:“今天各路諸侯前來舉大事,應該推舉一位盟主,各路諸侯皆要聽從號令,然後進兵”。

曹操聽後說道:“袁紹本是三公世家,漢朝名相後裔,可以擔當此重任”。

李豪傑看到袁紹,此人心高氣傲,難怪官渡之戰會敗的那樣慘。曹操啊!曹操,你確實聰明,沉浮極深,明知自己現在不是袁紹的對手,就不要做他的對手。天下人都被你一人,玩弄一鼓掌之中,要不是我是現代人,也要受你蒙騙。

袁紹早已經高興,感謝的眼神看了看曹操,然後再三推辭,眾人皆要求下,袁紹方才答應。第二天,祭拜上天,定了盟約,各發將帥之印,歃血為盟,共同進兵。

袁紹召集各路諸侯共同商量進兵之策,各路諸侯按爵位依次而坐。袁紹說道:“我本不才,今天大家推舉我做盟主,各路皆要聽從調遣,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國法,軍有軍規,各位當遵守,不得違反”。

眾人皆說道:“惟命是從”。

袁紹說道:“現在我軍當有一名前鋒前去水關挑戰,不知誰願前往”。

長沙太守孫堅說道:“我部願往”。

袁紹大喜,隨派孫堅部前往,餘下各部皆按計劃前往。李豪傑知道,孫堅部必敗,但是自己也不能去,消弱各諸侯的力量對以後的爭霸中原將有更大的作用。

守關將士知道孫堅部來犯,差人速報董卓,自從董卓大權在握以後,每日皆大擺宴席,哪裏知道各路諸侯來犯。董卓大驚,召集中將商量。

呂布說道:“父親不要擔心,關外各諸侯皆草芥,我願前往”。

董卓聽後很高興,說道:“有你前往,我就高枕無憂了”。

呂布後麵一人說道:“殺雞焉用宰牛刀,不用勞煩將軍,我願前往”。此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姓華,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