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3)

“我覺得,DOTA可以一群人一起玩,很熱鬧很開心。”柴胖想了想悶悶地回答,他不得不承認,他自己並不覺得輸贏是多麼重要的東西,每次當臥底送人頭給劉小龍的時候也覺得奇爽無比。

周堯,孫偉,阿澤等紛紛點頭稱是,隻不過他們與阿胖不同的是,相對於出賣隊友的奇怪爽點,他們更覺得用一百零八種姿勢毆打電腦智能時更爽更開心。

秦時掃過他們的臉,最後停留在劉小龍,繼承和小白三個人身上:“那你們呢?”

呂笑塵想了想:“我覺得我可以比現在更厲害一些。”

劉小龍渾身雞皮疙瘩起伏不定,撓了撓被煽情扇得不自在的頭皮說:“老秦你突然這麼熱血,讓我好不習慣啊,不過我喜歡這種感覺!”

劉繼承目光遊離不定,不開心地說:“你說卑鄙下流的手段不算競技,這我不能接受……”

……

打DOTA這種東西,看別人打的時候,從上帝視角來看,總能發現雙方都有很多看起來很低級的破綻。就像現在呂笑塵在觀看劉小龍和秦時的影魔SOLO練習。聯想想到自己以前跟他對線的時候,每次都打的有來有回,自我感覺好像是兩個絕世高手過招,稍微棋差一招的一方就會輸。現在從上帝視角來看他和秦時的戰鬥,心目中自己和他的形象瞬間就從天上掉進了泥裏:補刀困難:秦時時有時無的按S假動作總是能騙到劉小龍提前出手;走位失誤頻繁:不是被影壓壓到就是吸引到小兵的仇;劉小龍被消耗的補給太多,經濟差距越拉越大;最後直接被打的抱頭鼠竄不知道往哪裏躲。

秦時和他們兩個分別打完一盤solo之後,大概對他們的性格特點有了一定了解。

劉小龍對線凶狠,不管形式對他有利還是不利,隻要別人一占了點他便宜,就立馬忍不住要原模原樣的奉還。不管是操作還是意識,更多是靠本能的反應,不管是對方占有高坡優勢還是自己吸引到了對方小兵的仇恨,就是一副“你可以跟我互相發育,但是別讓我看到你反補,你敢壓我我就敢跟你拚命”的樣子。他這種“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態度,對於追求穩健占線的SOLO來說不是個好事情。不過畢竟DOTA的五人的遊戲,每一個人都不一定是完美的存在,隻要跟隊友相互契合彌補弱點,這些小缺點也不算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呂笑塵則是操作的模仿痕跡很明顯,應該是看過不少職業選手錄像之後,自己揣摩出來的東西。每一個職業高手的操作都是他們在DOTA成長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東西。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不同,所以操作特點和對於英雄理解也都有自身的獨到之處。隻從表麵上來模仿,就像武俠小說裏隻學會了“招式”而沒學到推動招式的“心法”。這種心法,卻是隻能自行領悟,難以言傳身教的。那些眾多的DOTA視頻解說們,無論是看了多少錄像,研究了多少數據,往往跟現役的高手客串解說一對比時,就可以發現他們之間的巨大差別。看了再多的資料,學會的隻能是操作招式,那些能成為絕世高手的選手都會有著自己的心得法則。呂笑塵的對線過程中,操作相對更謹慎和平和,走的是以勢壓人,步步為營,最後靠等級裝備優勢打贏的路子。隻不過他把握形勢的能力肯定是比不過秦時的,這時候就凸顯出這種方法的劣勢之處:依靠明麵上的運營、擺明車馬炮的對陣,隻要對手的實力有一點點壓過己方,那麼就很難有機會再反敗為勝了。呂笑塵稍微占三分便宜,一不留神就會吐出去兩分;而秦時抓住了痛腳,就是一陣狂轟濫炸,讓呂笑塵進退失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