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去分傷心的責任
把剩下的愛留著
聽著情歌慢慢等
櫥窗外秋雨紛紛,屋內音樂流淌,黎果一個人坐在書吧的服務台後麵,慵懶地捧著一本外版小說,且歇且讀。
她能慢慢從繁雜的經營中脫身出來,主要歸功於店裏最能幹的年輕小夥子——黃瑋。
說起來,他還是她從店門口撿回來的一個可憐蟲。當時,黃瑋失業無靠,窮困潦倒,一個人呆坐在馬路邊整整一下午,萬分沮喪。
在黎果準備關門打烊時,天已經開始下雨,她一個人來來回回搬弄店門口的幾十盆花卉,累得狼狽不堪,黃瑋見她如此辛苦便起身幫忙。
黎果看他如此賣力,便請他一起吃了晚飯。可臨走時黃瑋卻說自己無處可去,已然到了山窮水盡、露宿街頭的地步。黎果心軟,便將他帶回了自己家。
開始的一段日子,黃瑋對黎果是感恩戴德,在店裏幹活十分勤快。後來,黎果便把很多事情交給他負責。沒過多久,黃瑋對黎果的感激變了味,開始對她有了非分之想。
對此,黎果隻跟他說:我希望你能繼續幫我打理這間書吧,但是你的感情,在我這裏種不起,也養不活,你明白嗎?
雖然黃瑋比黎果小8歲,卻也懂得分寸。他並沒有離開,反而一如既往地為黎果賣力工作,這件事便很快成為過去式。
眨眼已經過去一年了,黎果的書吧按部就班地開著,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波瀾不驚。
因為剛剛幫一個療愈係的新銳作家餘成安排了一次店內的簽售活動,所以黎果的書吧裏最近都在播放療愈係的背景音樂,隱在闊葉植物後的書架上也新辟出一塊區域,填了一批同類的新書。可能是陰雨天的緣故,整整一上午店裏都沒有人來,但這並沒有影響到黎果的心情。
可有另外一件事,讓她略微顯得有些心神不寧。
下午兩點多,黎果看似平心靜氣、實則心不在焉地接待了兩三位來書吧讀書喝茶的客人。空閑時間,她還特意去洗手間,對鏡仔細整理了一遍妝容,然後優雅地坐在服務台裏側,繼續低頭看書,時不時地會抬起頭朝櫥窗外左右張望——再過一會兒,高遠就要來找她,這是昨晚她們約好的,也是時隔八個多月後的第一次見麵。
昨晚,高遠忽然給她打來了電話,說是剛剛回國,人在北京,問她是否方便見一麵。在這之前,黎果還從未想過,高遠回國後,她要怎麼去麵對。其實,她從心裏不認為他們還有希望,卻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意外驚喜。
就是這種放任的態度救了她,讓她安心地度過了這麼久。
見麵吧!無論如何,總比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感情被時間衝淡,或者無疾而終的好。她如此考慮了一番,所以便很坦然地答應了這次約會。
按照預約,高遠準時在三點前推開了“等吧”的門。
他果然變了,變得更穩重,著裝也顯得更有品位了,身上還增添了某種新氣質,或許就是人們所說“海歸”式自信吧。
高遠一身休閑打扮,發型比原來更短,但很有型。臉上洋溢著親切的表情,先舉手朝黎果打了個招呼,才自如地走到她麵前,微笑著點了點頭。
“來啦,我們去那邊坐吧?”
黎果回以微笑,指了指書吧裏側角落的一對軟沙發,輕柔地征求了一下高遠的意見。
隨後,兩人默契地向黎果指的位子走過去。
“看來,你這個書吧經營很不錯啊!”
高遠坐下來後,左右看了看,便隨口稱讚了一句。
“沒有吧?你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