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推理小說的人,或許並不聰明,但普遍都具有冒險精神、愛思考、愛挑戰、他們往往比一般人更謹慎,也更嚴格。同樣……他們有時候是孤獨的,但孤獨從不絕望,更加堅強樂觀。
人物:
在我小說裏的每一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馬超,他是以我的一個朋友為原型,人笨,但就是喜歡玩輪滑,在生活中和喜歡觀察,愛猜,交際能力棒,當然……沒有文中馬超那樣誇張了。
夏米則是我一位很要好的異性朋友,她完全不會邏輯推理,但喜歡文言古風,記憶力也很好,典型的文科生,跟夏米的性格如出一轍。
剩下的很多人物我就不方便說,讀者都是很聰明的,全說出來就等於透露我的個人隱私了。
眾多人物中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特別喜歡的,淩月?馬璿?林霜晨等等,別人問我,你有最喜歡的人物麼?我想說每個人物我都很喜歡,隻是有一個比較特別……白思麗?為什麼打個問號?因為……她總能給讀者朋友帶來很多問號。
心得:
推理小說並不像玄幻、言情、都市那樣天馬行空,隨意想象,它更貼近於生活,容不得半點偷懶、狗血、胡編亂造,所以難度自然很大,花的時間自然很多。在生活中我看的推理小說很少,看得更多的是心理學、科普知識、情感文章、如何寫小說等,所有的手法,場景,劇情都得自己絞盡腦汁,煞費苦心的思索,翻閱無數資料,如果我看推理小說,不知道其它作者,如果我看多了,模仿了我都不知道。我在寫的過程中,讀者們會思考裏麵的貓膩,其實我是在跟大家一起戰鬥的,推理小說給自己下一個套就得解開,也許這個套作者自己也在想辦法解呢?
尾聲:
看電視我隻看科教頻道、電影頻道、新聞頻道,可以說我是一個很無趣的人,見到很多朋友變得很逗逼,人少的時候變得沉默。我和喜歡聽人講他們的故事,隻能說我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和記錄者罷了。
很多人問我,你是怎樣想出這些情節、手法、情感的,想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隻要理解小說這個詞就可以了,小說為什麼叫小說,不叫中說,大說呢?胡適說,小說從極小的事物中發現從而長篇大論。
每個作者都有自己尋找靈感的辦法,喝咖啡、看電影、聽故事、抽煙等,而我……在行駛的大巴車上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很多人問我們會不會有靈感枯竭的一天,其實個人認為沒有這個說法,寫不出來怎麼辦,還不是要接著寫,通俗的話就是一個**沒有高潮難道就不接單了?一個作者沒有靈感難道就不寫小說了?所謂的靈感都是憋出來的。
《戀戀書中人》這部電影裏有一句經典的台詞:任何作家都能證明在最榮幸最柔美的狀態筆墨並不是從筆尖寫出而是從心中湧出。
最後想說的是,真的感謝那些明明知道我更新慢還依舊看我作品的讀者,我會更加努力。
我站在空曠的田野上,坐在行駛的大巴車裏,無數的情節和場景從我身邊穿流而過,而我……隻是碰巧抓住了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