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進入12月之後,整個諾達克盆地陷入了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麵。
嬴梵和卡梅隆之間是水火不容,遲早要分出個生死高下,而舒氏則坐山觀虎鬥,兩不相幫。
摩羅曆473年的最後一個月,一個決定齊格諾北部局勢發展的人物出現了,他的出現並沒有轟轟烈烈的戰爭做背景,但後世的任何一位曆史學家都無法忽視他的出現。因為在大陸曆史中,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
後來成就霸業的嬴梵曾說過一句名動天下的話,至今仍是史學家研究那段曆史,評價那段曆史中的人物的重要依據。
“我的手下有名震古今的智將,有橫掃天下的勇將,但如果少了一個人,我和我手下這些將領或許早已化做曆史的煙塵,這個人就是秦玉。如果說這個世界還有一個人能夠讓我自愧不如的,那就是秦玉。”
能夠得到一代帝君如此高的讚譽的,在嬴梵軍中也惟有被後世稱之為“龍師”的秦玉。
在《大陸紀事》的“將領列傳”中,秦玉的傳記超越了蘇夢寒,蒙放,蕭劍如等諸多名將而位居首位,由此也可看出其對大陸曆史的影響。
秦玉在加入嬴梵的軍事集團時,年僅十六歲。而他在其十六歲的最後一個月中,僅憑一句話,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齊格諾北部的局勢,幫助嬴梵走出了他稱霸天下第一步。
在那個群雄逐鹿的時代,名將輩出,而其中有許多都是相當年輕的,應該說,那是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時代。而在這些年輕人中間,單就為將的年齡而言,秦玉無疑是其中最小的。可是就曆史功績而言,他卻是當之無愧的位列第一。
一代名相商青書曾言道:
“如果秦玉能夠為霽雨所用,那霽雨或許隻需五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就將統一整個言月大陸。”
而大陸後世的眾多曆史學家也曾就秦玉在整個大陸曆史中的地位展開爭論,最終分成兩個派別。
一派是堅持沒有秦玉,“聖皇”也將一統言月大陸,成就其霸業,隻是在統一的進程上可能會相對的慢一些。
一派則認為缺少秦玉,“聖皇”或許隻是一個帝國的皇帝,無法完成其統一整個言月大陸的夢想。
這兩派的言論或許都有一定的道理和謬誤,但也同時說明了秦玉在那段曆史中所無法忽視的地位和作用。
《大陸紀事》的作者,也是一代史學大師史良鏞在“秦玉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評價其曆史作用的評語,被眾多後世研究這段曆史的學者們所接受。
秦玉,著名的軍事謀略家,政治經濟學家。其能力不僅體現在軍事謀略方麵,在經濟文化,國家製度等方麵的貢獻更是堪稱古今第一人。沒有秦玉,梵天帝國即便可以統一整個言月大陸,但那或許也隻是一個短暫的統一。而秦玉以及他所提出的一係列政策和為整個帝國確定的權利體係和法律體係,為這個史無前例的大帝國提供了穩固的基石,使得梵天帝國一直綿延數百年。比起他在軍事上的成就,在政治方麵他更象是一個曆史的巨人。應該說,他個人的影響早已經超過了時代的限製,達到了一個前人從未達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