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位皇帝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亦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專製製度的最後一位皇帝,本書最後一位主人公。溥儀是慈禧於光緒臨終前一天指定的皇位繼承人,似乎又佐證了慈禧已決定毒殺光緒。那麼慈禧為何要指定溥儀繼位呢?
這要從溥儀的身世說起。溥儀的父親是道光皇帝的孫子,鹹豐帝的侄子,光緒帝的胞弟,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同時溥儀母親是慈禧的養女,外公是慈禧寵臣,權傾朝野的榮祿。所以溥儀才有機會登基為帝。
但溥儀的一生並沒有因坐上皇位而獲得幸運,反而因此開始了自己動蕩不安的一生。溥儀繼位是年僅三歲,還隻是個隻會哭鬧的孩子。宮內宮外共有“三父七母”實屬難得。“三父”是生父醇親王載灃,加之以過繼給同治和光緒兩位做為嗣子,故有三位父親。“七母”是指生母瓜爾佳氏,庶母鄧佳氏,同治帝三個妃子,光緒帝的皇後葉赫那拉氏,即後來的隆裕太後,還有光緒帝的瑾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第二年2月12日,裕隆太後攜六歲的溥儀宣布退位。清室與民國政府協商後仍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並同意溥儀暫住紫禁城。
至此,中華兩千年帝製就此終結!
但溥儀的生活並沒有因他的退位而得以安寧。1917年前清遺臣張勳以調節段祺瑞代表的國務院於黎元洪代表的總統府之間的矛盾為名,率兵入京。7月1日發動兵變,宣統複辟,12歲的溥儀再次坐上皇帝寶座。7月3日,段祺瑞出兵討伐,13日溥儀再次退位,僅僅坐了十多天龍椅。史稱丁巳複辟,或宣統複辟、溥儀複辟。而曆史教科書上出現的“張勳複辟”其實是不合理的,複辟一詞意為恢複君位,張勳自己豈能恢複君位呢?成為張勳兵變才比較合理。
複辟的鬧劇一結束,隨即引發了溥儀被迫出宮的下場。因為對於民國政府而言,劉溥儀在宮中就給了溥儀複辟的機會。1924年11月5日軍閥馮玉祥逼迫溥儀離宮,史稱“北京事變”。
溥儀離宮後,先回到生父家中,後又逃到日本公使館,1925年移居天津,先後移居在張園和靜園。1931年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的幫助下潛赴東北。第二年日本扶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任偽滿洲國執政,建年號“大同”。1934年又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成“皇帝”,再改年號為“康德”。在此期間,溥儀還以亞洲政治人物登上《時代》周刊。
1945年日本投降,溥儀被蘇軍俘虜,1950年8月被移交中國政府,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後共度過15年監獄生活。1959年溥儀得到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公民。聽到特赦自己時,溥儀感動流涕。
此後,溥儀還於1964年任全國政協委員,1967年10月溥儀因患腎癌病逝,終年61歲。
關於溥儀還有一些故事值得一說,那便是溥儀的婚姻。溥儀的皇後是婉容,是旗人中是聞名遐邇的美女。不僅容貌端莊秀美,清新脫俗,且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而在婉容之前被溥儀相中的卻是相貌平平的文繡。文繡與婉容地位懸殊,文繡處處遭到不公平對待,且因溥儀生理上的缺陷,結婚九年從未同房一次。文繡孤苦難挨決定離婚,掀起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妃子與皇帝離婚的風波。最終成功離婚,並在離婚後辦了一所學校,親自任教。
而婉容也因為文繡的出走惹得溥儀遷怒於她,長時期受到溥儀冷淡對待的婉容染上了吸食**的嗜好,且有生理需求與侍衛通奸誕下一女。溥儀大怒,當場把孩子扔進火爐。從此婉容便被溥儀關在屋子裏,最後精神失常,偽滿洲帝國毀滅後病死於監獄。
那麼上文提到的溥儀有生理問題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分析,溥儀可能不具有生育能力,甚至說不能進行正常的夫妻房事。這是文繡提出離婚,婉容私通侍衛的直接原因。而溥儀之前的光緒帝,同治帝皆斷後,光緒更記載有這方麵的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大清最後三位皇帝接連斷後的呢?最合理的解釋便是近親結婚!
自皇太極開始,清朝皇族間便充斥著大量的近親結婚及亂倫婚配。縱觀清代皇帝,總體上越到後來生育能力越差,且皇子早夭率越高。清朝最後三位皇帝皆無子嗣,不得不說是清王朝的悲哀。而在這一派末世之兆中清王朝也最終走向了滅亡。
曆史拋棄了皇權,也拋棄了封建製度,一個嶄新的時代隨之到來,中華曆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漢字:1424個,標點:1583個,字母:117個,數字:77個。共計:1501個字數、3283個字符。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