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軍校(1 / 3)

趙文很平庸,雖然經常暗自很有點了不起的心思,但心裏更清楚的是:趙文確實很平庸。這不是說趙文的外表平庸,趙文雖然是名孤兒,家境自幼清貧,但趙文的外表看起來還是有點金玉其外的味道。趙文的平庸更多的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在的膽怯和委瑣。日子便這麼一天天的過去,很快就到了高中的最後一個學期。

趙文不知道怎麼應付高中的會考,因為趙文的課本,特別是高二以來,幾乎都是嶄新的。趙文似乎一直在夢遊,在夢幻中度過每一個美好時光。

“你站起來!別回頭看,就是你!請你把這一道題解一下!”數學老師是趙文們的班主任,二十三歲,剛從師大畢業。

趙文無奈地站起來,慢慢悠悠地向講台走去。

真的,趙文感到很乏味,趙文知道今後人生所有的意義與價值都在於今天的努力,但趙文還是對學習提不起絲毫興趣,也包括其他活動。

趙文隻愛一個人靜靜地幻想,讓時光的箭穿越生命,從金庸的小說中汲取三分營養,這便足夠了。金庸的書趙文甚至能背誦出某些章節,但趙文對數學沒興趣,雖然知道其價值和深遠的魅力。

趙文傻傻地凝視了黑板上的題目大約半分鍾,然後平靜地轉向老師:“對不起,我不會。”

十六歲的趙文比二十三歲的身高一米七左右的數學老師高半個頭,趙文隻是出於禮貌才走過來看上三十下的(趙文一下一下數過來的),然後擺出一副確實思考過但確實不會的模樣。雖然趙文厭學,但趙文並不願讓老師和自己下不了台。

數學老師兼班主任看了趙文一眼,輕輕歎了口氣:“還有七天就要高考了。你回座位吧。”

趙文聽見了他的歎氣,趙文的心有點感動。但這並不代表什麼。

趙文依然平靜地緩緩地回到教室最後麵趙文的座位上,滿臉嚴肅地坐下來。

應該說,除了學習自高二起陡然從班上前數名一下落到現在的倒數幾名外,趙文的一切都有種少年老成的穩重味道。換句話說,趙文不惹是生非,也不討老師的厭。

趙文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想出來而已。

高一時趙文的成績很好,對所有的課程充滿興趣,課外也很活潑,喜好打個藍球,踢個足球什麼的。但自從在偶然間看了《射雕英雄傳》的片段章節後,忽然興趣一下都轉移到武俠小說上,不過,趙文隻愛看金庸一人的,其餘的雖說也看,隻是味道太差,花架子或虎頭蛇尾的多,故事情節好的文筆又差,文筆好的內涵又不足。

隻有金庸,讓趙文高山仰止。瞬間的命運的改變,難道不是嗎?沒有比這個更神奇的了。趙文幾乎再也不去碰課本。所有的精力都沉浸在幻想當中。

趙文臉上的嚴肅隻是一個麵具,遮蓋趙文的無所謂。

放學時已快六點,初夏的太陽已經落山,可天還是很亮很熱。

這是個江南城市,依山伴水,水陸空交通發達,五十萬左右人口,雖不像南京那麼大,卻也集聚山水靈氣,還有幾座大中專學校,全國沒多大名氣,在本省卻如明珠一般。

趙文徜徉在梧桐樹下的行人道上,隻悠悠地往前走。

趙文向來沉的住氣,何況看透人生的平庸,更是一片索然。

趙文既不能尋到《九陰》《九陽》,也不能看到《六脈神劍》,更無庸說神照經、易筋經等傳世絕學了。因為趙文雖然隻有十六歲,但還是知道這一切美妙的文字,隻不過是金庸他老人家的神來之筆而已。

於是趙文很無奈,因為趙文想得到的不是功名富貴,而是絕世武功,那種超越生命的自由的感覺。趙文知道這不可能,所以趙文頹喪而且自卑。

也許改變這世界容易,但是自身的改變卻太難了。

趙文沒有理想,趙文的麵前一片漆黑。

隻是趙文不得不生活,也不至於放棄生命,得過且過而已。於是隻能讓自己躲進空幻而神奇的夢臆裏,小心的不讓別人進來。

趙文的臉上更加沉鬱,配上十六歲的年齡,真的是少年老成模樣。隻是學習成績已一落千丈,從偶像級變成反麵教材。

隨著考試日期的一天天臨近,周圍同學們以及同學們的父母們都緊張起來,畢竟趙文所在的中學是本市第一中學,是省重點中學。隻有一個人不著急——那就是趙文。

從舊城區出來,穿過林蔭密布的車流稀少的老城馬路,過一條鐵路,便是人煙鼎沸,五光十色,車水馬龍的鬧市區了。

夜幕早已降臨,但這不與趙文相幹,不會有人幹涉趙文的,哪怕趙文徹夜不歸。

趙文閑閑地逛著,悠悠地看著,旁邊的人或匆匆,或嬉戲,或高興,或凝重,或滿麵憧憬,或鬼鬼祟祟,哪如趙文這般氣定神閑,逍遙自在。佛語雲:有求皆苦,無欲乃安。此非虛竹小和尚勸天山童姥之語乎?

趙文隻要考個不要花多少學費的學校就行了,出來想必也能找到工作。甚至考不上大學,就此畢業打工也是不錯的。

時常捫心自問,趙文到底是過於自信呢,還是真如自己所想非常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