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活動曆千百年而不衰,深受各階層不同性格,不同年齡人之喜愛,其迷戀程度可用“上癮”“如癡”來形容。此項運動對人的刺激性強,所產生的興奮度之髙,興奮點之多,情緒之豐富,記憶之深刻,可使眾多體育運動相形見絀。
垂釣過程中,交織著靜、動、驚、險、樂的循環,可使不同性格的人領略到積極的情緒體驗。
釣魚能使人的精神興趣,物質興趣都得到滿足。置身於美麗清新的大自然,揚篳於碧波之上,這裏有美的享受,樂的感觸、靜的怡然。看到一尾尾鮮肥的魚被釣起,拿起沉甸甸的魚護,勞動後豐收的喜悅也會使人陶醉。
釣場又是賽場,懸殊的收獲,會激起垂釣者強烈的競爭心理。對新的成績、目標的渴望,驅使垂釣者處在永不滿足的狀態中。
要想釣好魚,必須知己知彼,掌握水情、魚情。但由於一水遮目,使垂釣者都帶有強烈的探究心理,欲揭開水下之迷,打開“寶藏”。魚竿、魚漂就像“探寶針”,它們的每一個動態,都會使“探寶者”產生豐富的聯想和刺激。這種探究心理還能引起釣魚愛好者對多種知識的廣泛興趣,如生物、氣象、天文、地理等。
釣魚過程,有景有情,如詩如畫,豐收的喜慶,空歸的失意,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每當想起精彩的垂釣過程,就如同一幅青山綠水,人歡魚躍的畫麵浮現在眼前,使人沉浸在回味無窮的享樂之中。
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樣,釣魚具有“賞畫之絢麗,覽遊之曠達,奕棋之睿智,吟詩之飄逸,其樂盡在不言之中”。
垂釣不但會使人感到無窮的樂趣,產生複雜的心理體驗,而且可以培養人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垂釣活動又有很強的反作用。“穩坐釣魚台”這句成語就點到了這層意思。一個經驗豐富,技術過人的垂釣髙手,往往也具備某些與眾不同的心理素質。
從心理與垂釣的關係看,釣魚要注意以下幾方麵.
一、戒急
急於求成是不少釣魚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常犯的毛病。初學者往往把釣魚看得很簡單,對垂釣的物質成果過分重視。其表現是,行前十分興奮,期待值很髙,急於前往,但忽略裝備和技術訓練,結果常是乘興而去,掃興而歸,還可能對釣魚活動產生抑製心理。初學者缺乏經驗,最初階段失敗,是難免的。對此要有思想準備,既重視物質收獲,又追求釣魚活動的精神享受。初學者應向有經驗的釣者請教,先了解基本技法,使釣具盡可能符合要求,並善於總結,逐步掌握規律,真正嚐到釣魚活動帶來的無窮樂趣。
急躁的毛病在已有幾年垂釣曆史的人中也有所見。別人頻頻上魚,自己一無所獲,於是怨天尤人,心浮氣躁,或拂袖而去,或打遊擊戰。自己收獲不大,還搞得四鄰不安。還有的人一見魚漂、魚杆動,就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衝動,過早提竿,或者上魚後,急於到手,不管魚有多大,都急泣硬拽。諸如此類,都是應該防止的。
急,會忙中出亂,有勇無謀,是釣魚一忌。
二、戒“粗”
釣魚前的細心準備,垂釣時的細心觀察,周密思索,是釣魚取勝的兩大前提。粗枝大葉,馬馬虎虎,會使垂釣一無所獲。下鉤前,要細心了解和觀察水情、魚情,慎重選擇地點,看是否為魚道或聚集處,地形是否適宜。垂釣時,要耐心細致,隨時掌握魚漂、魚竿的反映,檢查支架是否牢靠,釣具是否得當,魚餌是否對路,總之對每一環節都要精心,盡量減少失誤。
與其它體育器械相比,魚具是比較複雜的一種。魚竿、魚線、魚漂、魚輪、魚鉤、魚墜、魚餌、魚護、抄網等缺一不可,而且還有一些需備配件。所以,行前的細心準備很重要。否則,如有一個部件沒帶上,或出現問題,其它部件就可能無法使用,隻好望水興歎或沿岸乞討。粗,會顧此失彼,勞而無獲,是釣魚一忌。
三、戒滿
盲目自信,固守已往的經驗,輕視他人,不注意學習新技術、了解新信息,這種自滿心理會導致技術上的固步自封,信息上的孤陋寡聞。
近幾年,釣魚活動在全國範圍迅猛發展,漁具,垂釣技術不斷更新,後起之秀不斷湧現。加之水情的自然變化和人為的影響,很多傳統釣法、經驗已經不適應,釣魚活動與自然界聯係緊密,魚情水情和人為因素互為因果,形成複雜的聯係,即使在同一水域垂釣,也會有很大區別。所以,因時因地的調整戰術,改進裝備,多方獲取信息,虛心學習他人經驗,揚長避短,是提髙釣技的基本條件。滿,會墨守陳規,釣技落後,是釣魚一忌。
四、戒散
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是對垂釣影響最大的消極心理現象。任何一個垂釣者,要想充分發揮水平,必須具備髙度集中的能力,用術語表示,就是要具備髙度的心理穩定狀態。這是垂釣心理成熟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