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太極道觀(1 / 3)

第十六章太極道觀

史有明載:漢靈帝建寧二十五年。

皇帝劉宏聽大總管張讓建議,命其全權負責在“西苑”禦花園設立機構,稱為“西園官邸”。

正式公開出賣官爵:三公定價千千萬錢,郡長職二千萬錢。中下級官員四百萬錢。依正規文官任用條例升遷之官員,隻錄用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其他一半及三分之一全部出賣。

有人曾到皇宮宮門上書,指定要買某縣縣令太守之職——隨縣份大小貧富,而定價格。

有錢人買官,先把錢付清。貧窮文人也可以先上任,貪贓枉法弄到錢後,再照原定價之兩倍價格分期攤還,實是最早的分期付款辦法!

最初,劉宏還是“解瀆亭侯”時,生活十分貧苦,等到後來當上了皇帝,時常譏笑前任桓帝劉誌不懂得經營祖傳家產。

皇帝劉宏曾經問大總管張讓道:“我比桓帝如何?”

大總管張讓脅笑阿諛道:“聖上之比桓帝,猶如‘伊祁效勳’(唐堯)之比‘姚重華’(虞舜)!”

皇帝劉宏樂得嗬嗬大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阿父’張讓也!”

皇帝劉宏喜愛積攢私房錢,廣收天下珍寶。外邦、各郡、各封國每次進貢,未納入國庫前,先行抽成據為私有,都直接送進皇宮,美其名為“導行費”!

寢殿侍奉宦官中常侍呂強,上書規勸道:

天下財物,都來自陰陽配合,全是陛下的家產,怎麼會有公私之分?而今,宮廷禦庫房‘中尚方’搜括各郡珍珠瑪瑙,奇珍異寶。宮廷禦用署‘中禦府’堆滿來自天下各地的綾羅綢緞。

況且‘西苑’禦花園金庫的金銀,已然堆積如山,各郡各封國應繳中央政府的田賦捐稅,卻要先繳‘導行費’到深宮之中,增加入民的困苦,浪費多而收獲少,貪官奸吏從中下手,人民更因此受到傷害,以至民不聊生……

皇帝劉宏於禦書房看此奏章而勃然大怒,沒有看完就將奏章擲在地上道:“可恨!可惱!‘阿父’張讓,你就替聯評評理,這個中常待呂強簡直大逆不道,盡說些危言聳聽的話,竟還牽扯上你這個大總管?就看著辦吧!”

隨侍的大總管張讓撿起了地上奏章一瞧:

一些搖尾份子之輩,以黃門令大總管張讓為主,又好私自呈獻私財,陛下接受他們的拍馬,遂對他們始息寬縱,邪惡由此成長。

依照政府法令,推薦人才之經辦,由三府負責,再由宮廷尚書轉呈皇上,經過考試,任命他們當官,要求拿出行政成績。成績如果不足稱道,則由宮廷尚書提出彈劾,交給司法廷尉作第二次調查,然後處罰。

當今全由尚書負責遴選,或者由陛下親自下詔欽點。這樣的話,三公不負推薦之責,尚書沒有連帶之罪,那麼,得人時獎賞誰?失人時懲罰誰?又有誰肯空忙糾舉。

大總管張讓雙眼一抹殺機即隱,躬身道:“啟稟陛下!這個奴才呂強竟敢批其逆鱗,咱家也不相信他不蓄錢財家產?這批狗奴才皆是說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自以為清高,以博聖悅!”

趨前步上白玉台階,側於皇帝劉宏身旁指點奏章又道:“奏章上之‘又好私自呈獻私財’!不就表明了奴才對皇上忠心耿耿,不蓄私財?這個狗奴才呂強實在大逆不道,待皇上下令抄其家族,充公財產,咱家就不相他有多麼清廉?”

皇帝劉宏欣然道:“很好!就由‘阿父’擬上奏章,蓋上玉璽下旨。”

此刻,大總管張讓從懷中掏出了張心定送給他的那根“緬鈴”性玩具,握在掌中,不瞬間,掌溫導熱蠕動了起來,發出了“簌簌!”聲響。

瞧得皇帝劉宏目瞪口呆,嘖嘖稱奇!

“這是什麼玩意兒?黃白相映,伸縮自如十分逗趣!”

大總管張讓側於他耳際嘀咕了幾句。

皇帝劉宏龍心大喜,雙眼色迷,淫光熠熠,精神抖擻了起來,迫不及待,隨手招換一名奉茶水的宮女來到麵前。

盛裝宮女襝襟跪安後起身,皇帝劉宏瞬間扯下其羅裙,右手拿著那根蠢蠢欲動的“緬鈴”,左手撫撥**萋萋芳草,老眼昏花的尋尋覓覓。

乍見,桃花源地兩道肥腴粉紅山脈,經其挑逗已然鼓壟澎脹,露出了流水潺潺深邃溪穀,美不勝收。

順手一戳!齊齊進了半根。

宮女叫一聲“囈喔!”,即刻迎急地配合起來!

皇上怎恁地如此色急?就在禦書房搞?這根玩意兒是什麼東西?霎時長了二寸差點頂破花心,霎間又短了二寸真是意猶未盡,叫人舒爽透頂!

這種恩寵!哪個宮女不趨之若騖,經年累月的還輪不到一次!

也隻這個昏庸皇帝劉宏如此荒唐!難怪天下人皆想當皇帝!

大總管張讓淡然自若,好似司空見慣,於禦桌右側拿出一道聖旨,卷了開來,提起禦筆就聖旨上疾書幾個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察明中常侍呂強貪贓枉法,滿門抄斬,家產充公。

議即蔡邕、禦史鄭泰、盧植三人,與之勾結,念其兩朝元老,罷黜返鄉。

欽此

拿著桌上皇帝玉璽“碰!”的一蓋,馬上卷起聖旨托於手道:“是上您忙您的遊戲!咱家奉旨辦事去。”

皇帝劉宏玩得淫心大熾,當然是自己來,比較實在,將宮女扶上龍椅,將她兩截蔥白粉藕似的玉腿,掛在左右龍椅扶手上,突兀其桃源溪穀,拉下褲頭,操槍就地實幹!

氣喘得有如老牛拖車道:“好!好得很……趕緊動……就這麼幹……”

可能是聖明睿知?懂得一語雙關之妙!就這麼下了聖諭?

大總管張讓掩門而出,雙眼透出報仇怨毒光采,這三個人膽敢替“大將軍”何進求情說項,饒之不得,禦書房的滿室春guang當然引不起其性趣。

兩儀始分,煙煙蘊蘊,有沉而奧,有浮而清。

皇宮大內“太極道觀”位放北宮傒門右側,在太倉及武庫之間,是一處最偏僻不起眼的地方。

張心寶學習能力特強,思想精靈,行為刁鑽,因生長環境因素,專攻旁門左道,就是不喜歡練武,剛才在臥房一聽親阿爹叫其練武,嚇得落荒而逃。

正逢董太後國喪期間,嚴禁宮中一切戲耍玩樂行為,又因太後生前篤信佛教,冷落了道教,所以宮中太極道觀成為一批養老太監的安身之處,顯得一片寂涼。

張心寶很久沒有到太極道觀,探望一位平常瘋瘋顛顛時好時壞的九十九歲三朝元老宦官“中人”供奉——王板。

庭院深深,落葉飄花,一群小太監圍繞一身襤褸,幹瘦弱不禁風的王板取笑拉扯玩耍。

隻有此處沒人注目,天生玩性的孩童,誰會去理會宮中一片愁雲慘霧,舉國之喪。

張心寶一臉驚愕!看出了庭院那些玩伴正在玩耍的一些遊戲端倪,目不轉睛,大大的瞪得呆若木雞。

瞧見二十位孩童玩伴,同心合力欲抓住老弱太監王板,卻在雙手將捉住其衣襟時,頓然身軀迎掌風蕩開。

於眾多孩童中踩著進退有序的步伐不迭地迂回,宛若遊龍追風,瘋顛嘻笑,朝孩童蘋果臉上,東捏一下,西抓一把,有若老頑童般雀躍叫跳,十分高興。

玩耍的孩童當局者迷,張心寶旁觀者清,這個步伐肯定好玩!

遠處一個小太監瞧見了張心寶緩緩晃蕩過來,急聲叫道:“老大!老大!這個瘋老頭滑溜得很,快幫大夥捉到他,就可以嚐那‘泥巴烤雞’、‘蜜汁火腿’美味!”

“咕嚕!”一聲。

張心寶猛吞唾液,肚子確實有點餓,祖爺爺王板的絕活手藝,真叫人垂涎三尺,今天肯定不瘋,才有機會嚐到,豈能輕易錯過!

但是其左挪右閃的步伐,就是有我一百個張心寶也豈奈他何?

搔額撫腮,靈機一動,順手折斷一截三尺長茂葉樹枝,轉個身,拉下褲頭在茂葉上灑泡尿,再從革囊百寶袋裏掏出一隻黑色小瓷瓶,小心翼翼,盡灑出綠色粉末,沾滿茂葉尿液水珠上,同一顏色,當然瞧不出葉片上藏有玄機。

張心寶“嗬咭!”狡黠一笑,雙手掌握三尺樹枝尾端,摜臂突刺,直奔而去,不懷好意大叫一聲道:“老大來幫你們!祖爺爺王板看招!”

瘋顛老太監王板笑眯雙眼道:“小寶你也來了!就是拿一根大樹橫掃過來,也豈奈我何?更別說你手中那隻三尺樹枝,今天玩得特別開心!”

張心寶笑得邪門,這衝過來邊叫道:“你們通過閃開!這隻樹枝剛由道現內‘老子’加持過,專門捉鬼除妖的,年紀越老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