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壽和宮。
這個皇朝之中至為尊貴的女人慈祥的笑著,招了招手要伊緩上前去,親親熱熱的拉了她的手道:“緩緩,快過來讓哀家好好瞧瞧,當年哀家在宮中的千禧宴上見到你時,你才那麼點兒呢,哀家抱在懷裏輕飄飄的。如今竟都這樣大了。”太後笑著端詳伊緩,拉了她的手寒暄。伊緩隻是合度的笑著,並不多說話,時時點頭附和。
著人看了座,伊緩一個下午便在慈安殿陪伴太後,吃茶用點,閑話家常。太後絮叨了許多從前的事,隻是些無關緊要的微末,這便到了晨昏定省的時候,那些妃嬪皇子皇女便都紛紛過來請安。
待眾人一一的來了,太後身邊的林嬤嬤便在伊緩邊上小聲提點,“當今聖上後宮之中,除了太後娘娘,位份最高的便是淑妃娘娘了,在淑妃娘娘右首下的,是九嬪中的婉昭訓,其次是汝**、善令側、安貞範、蘇敬訓。聖上初登大寶,故而後宮尚未充實,隻有以上幾位妃嬪。”太後在一旁聽著,頷首道,“緩緩,林嬤嬤跟了哀家多年,是宮中的老人了,亦是個做事妥當的,你來到這宮中,掌故並不熟悉,往後哀家便讓林嬤嬤跟著你,好多提點你些。”
林嬤嬤笑了笑道,“主子言重了,喬小姐是個極伶俐的,奴婢不過能告訴她些宮中的規矩末事罷了,提點二字,倒折煞奴婢了。”伊緩隻下座微屈了膝低首道,“民女謝太後娘娘恩典。”太後虛扶了她一把道,“緩緩你這是做什麼,都是自家人,何須如此多禮?一口一個民女的,讓哀家聽著別扭。緩緩在哀家眼裏,可不同別人,視如己出哪。”
她隻心下一驚,卻又有些不屑她這番,心道:又何須你來視如己出?我又如何消受得起。但太後這番話,卻又似在暗示什麼。太後說著拉過伊緩的手,神色藹然的端詳著伊緩,眼中滿是慈愛。伊緩隻頷首低眉地應著,“太後娘娘,民女不過一介市井鄙婦,如何但當得起太後娘娘的‘視如己出’呢,這是皇子皇女方可有的待遇。民女惶恐,太後娘娘這般,太過抬愛民女了。”太後一怔,道,“緩緩切不可這般說來,你是我朝宰相的嫡女,亦算個皇親國戚,如何是‘市井鄙婦’?再說了,你如今在哀家跟前伺候,總虧待不了你,給個公主的封號亦不是什麼難事。”
伊緩微微莞爾著應了,又推脫幾句,心下暗忖道:太後這般,是先下手為強罷,要封我作公主,名義上便是帝女,與皇帝有血緣關係,並在三代以內,如此一來,皇帝再如何亦不能將我納入後宮,到時再指婚於我,都不曉得往後還能否踏入京師一步,太後當真好深的城府!太後既有如此打算,想必對當日襲鸞宮一事略有耳聞,不,應當是知道得極清楚的,這樣說,宮中豈不遍布著太後的耳目?伊緩略略抬眼向殿下掃視一番,心中已有了計較,可惜伊緩本無心為妃,便也無須費這許多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