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股市誕生以後,套牢便成了一個永恒的話題。股民從新到老,往往軌跡相似:牛市入場,一出手或大有或小有斬獲,隨後就不顧左右勸告,在一路滿倉左衝右突之後,終成為套牢一族。可以說,股市中沒有任何人未嚐過套牢的滋味,即使是投資大師也不例外。雖然每個股民進入股市都是以賺錢為目的,然而,對於許多股民而言,被套割肉的失利,遠遠多於賺錢的時候。
令人遺憾的是,麵對套牢這個最普遍的問題,股民們對付它的辦法卻不是很多。因此,采納眾多炒股高手的經驗積極地尋求解套的辦法,是新股民的重要任務,也是免受套牢之苦的必修的炒股求生技巧。
1.莫把等待當做解套的法寶
下跌股市中的盤中股,十之八九是套牢,其中,十之八九又是散戶投資者。股諺講,一虧抵九贏,即九戰九捷不敵最後一跌。若前九戰每戰獲利10%,第十戰虧90%,遂意味著前功盡棄。套牢就等待解套機會,“等待”是大多數散戶的法寶。固然,股市在上升趨勢中奉行“等待”確實屢試屢靈,但市勢一旦轉弱,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坐等之計”就要誤人誤事。因為不清楚市勢究竟是趨升還是趨降,而一味等待,無異於坐以待斃。
對新股民而言,坐等解套是無奈的選擇,但也隻是消極、無為的守株待兔之法。除非所持之股績優高成長,否則不足取。棄劣從優、以股易股,以套牢之績差換取套牢之績優,想必是扭虧解套的良策。洞察玄機者早已作持股結構調整,一旦市場共識共鳴,則差股愈跌,好股強升。要分辨個股優劣十分簡單:一看利潤年增長率;二看其市盈率。利潤年增長率為20%,市盈率可為25~40倍;利潤年增長率為50%~100%,市盈率定60~80倍並不算高;而利潤年增長率低於同期銀行存息的,市盈率應在20倍以下。
(1)低位補倉考眼光
股價下行造成無數股民被套牢。所有被套牢的股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能夠抓到能解套的靈丹妙藥。關於解套方法的話題不斷拋出,其中談得最多的一個“妙方”便是低位補倉法。廣大散戶投資者紛紛套用此公式,但是通過實際操作發現,此“妙方”的療效並不令人滿意,因效率太低,操作起來難度也很大,甚至有時不但沒能解套,反而越套越深。問題出在哪裏?泰達2006年3月至4月時的低位。
首先,低位補倉法是適用於牛市行情的一劑良方,當買入某一股票被套牢後,在相應的低位補進籌碼,後市該股將有更廣闊的上升空間,可以達到快速解套的目的。此方法在橫盤震蕩的行情中也可以謹慎套用,而在弱市行情中則不適用。在弱市行情中,股價下跌的空間大於向上反彈的空間,股價下行的時間長於股價上漲的時間,因此低位補倉法獲利的機會遠小於其可能遭受投資損失的機會。
其次,操作者對下降中的低點和反彈的相對高位,必須同時作出準確的判斷,這對散戶投資者而言,確實勉為其難。
泰達股價走勢圖
對於被套牢的投資者來說,首先要在思想上對被套牢這一事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股票被套牢是因為自己判斷失誤所致,由於失誤而造成的損失,投資者必須無情地承受,幻想著能拿到一劑靈丹妙藥,迅速挽回操作中遭受的損失,這是不現實的。
(2)斬倉出逃看時機
在股票操作中,一旦買入的股票被套牢是否隻能被動挨打呢?也不是。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對於被套牢的股票也可以采取相應的對策。
如果股票處於向下運行的初期,可從股票走勢角度分析後市下跌的空間。也可以對大盤和個股的後期走勢進行認真分析,若預測股指或個股向下運行仍有較大的空間,在此基礎上方可實施斬倉這一手法。從表麵看,斬倉這一操盤手法是一種被動行為,其實不然。斬倉是一種保存實力、主動撤退的高級操盤手法,具有兩方麵的意義:一是避免將損失進一步擴大;二是在下一步的股票操作中有能力保持行動的主動權。
對於被套牢的股票,可采用的另一操作手法是換股法。當大盤股指或個股股價已經運行至相對低位時,斬倉法已經不適用,此時投資者可采用低位換籌操作的方法,即拋棄手中的弱勢股,買入市場的強勢股。在後期大盤反轉上行的過程中,強勢股的漲幅要遠遠高於弱勢股。在大盤深幅回調過程中,恰好是檢驗個股質地良莠的大好機會。如果能夠有效抓住市場中的機會,完全可以降低股票被套牢帶來的損失,甚至可能實現反敗為勝的投資效果。
(3)長期投資好心態
處理股票被套牢問題的另一個方法是長期投資法。長期投資法是一種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的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該方法已被廣大投資者廣泛應用,但其中大多數投資者並非是主動選擇此方法,而是被動無奈地作出此項選擇。采用長期投資法需要兩個前提:一是買入的股票質地優良,企業的經營業績良好並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或者企業的生產經營具備規模優勢、行業優勢及政策扶持優勢;二是投資者以中長線眼光持有股票,不為股票短期震蕩而動搖投資信心。雖然短期內股價有所波動,但從一個中長期的角度來看,該股仍呈現一個向上運行的趨勢。
2.股民麵對套牢的五種選擇
許多股票投資者在真正進入股市之前,常常從各種傳媒和親友那裏聽到許多股市發財的故事,以為股市賺錢是很容易的。也有的人進行自己的邏輯推理,股市裏有那麼多人在炒股,肯定能賺錢,要不然,人們去股市幹什麼呢?但是,事實才是最好的答案。股市中常常可以聽到套牢的字眼,所謂“套牢”指的是投資者原本預期股價上漲,但買進股票後,股價一路下跌,使買進股票的成本,已高出目前的市價,投資者不願以低於成本價售出,隻能把股票握在手中,使獲利的目的落空。在股市上,不論是中小散戶,還是機構大戶,不管是初次入市的新手,還是富有經驗的老手,都有被套牢的時候。投資者一旦被高位套牢,就應當分析套牢的實際,積極尋求解套策略和方法,爭取盡快把資金“解放”出來。
股市中有句俗話:“對付套牢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被套牢。”但是,常在股市中走動的人,希望每次買進股票後股價就上漲,那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套牢不僅難以避免,甚至可以說是從事股票投資的一項必要的“課程”。有了套牢的教訓,才能校正投資者頭腦中對股市的不切實際的想法,使自己對股市的認識更加符合股市的實際。沒有經曆套牢之後內心的矛盾與掙紮,沒有經過忍痛“割肉”的近乎殘酷的傷痛,是不會小心選股,謹慎擇機的。因為在套牢的情況下,往往使自己無法客觀地看待股市,自己手中有股票,所以,總是把市場往好的方麵想,所聽到的,所看到的資料,也盡相信對自己有利的因素,結果越套越深。對一個投資者來說,自己的資金有限,已沒有多餘的資金來買進,又狠不下心賠錢了結,而行情又每況愈下,這時的心情的確不是滋味。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每套牢一次,對股市必然增加一分警惕,也促使自己在以後的操作中更加小心。
在股票市場中每個人都有被套的可能,當然“套牢”程度有輕有重,“解套”之方也應有所不同。通常,可供新股民選擇的“解套”策略有如下五種常用方法:
(1)以不變應萬變的“不賣,不賠”策略
如果手上持股本質不壞,比如說是績優股,而整體投資環境亦未惡化,股市走勢仍未脫離“多頭市場”,則大可不必介意股價一時起落,稍安勿躁,相信股價必有回升“解套”之時。
(2)“咬緊牙關,壯士斷腕”的“及早解套”策略
如果持股本質不佳,公司營運與獲利均呈衰退,而整體投資環境亦有轉趨惡化跡象,便不宜采行前述“不賣,不賠”策略,而宜咬緊牙關,及早脫手,以求“少輸,當贏”,否則,拖延越久,損失越大。此外,如果本身得失心重,“套牢”影響情緒,寢食難安,則采行“壯士斷腕”做法,也屬絕對必要。畢竟錢財乃“身外之物”,犯不上賠錢還要奉送健康。
(3)“汰弱擇強,換股操作,借西補東”的解套策略
當你發現手上持股已經明顯成為“弱勢股”,短期內難有“翻身”機會,則宜忍痛將該股脫手,換進市場中剛剛發動的“強勢股”(比如說,當日收盤價已超越6日、10日均價,6日RSI亦逐日走高,但尚未進入“超買”區,而成交張數亦呈逐日增加之個股),以期從買進“強勢股”之獲利,彌補前述“套牢”損失。
(4)采取向下攤平的“金字塔操作”策略
當整體投資環境並未變化,隻因大盤出現一時性“回檔”,而使手上持股“套牢”,那麼,在不擴大信用,不借錢買股票的原則下,可利用手上“閑置”資金,向下攤平。也就是說,隨股價下挫幅度擴增反而加碼買進,以待股價回升。但采行此項做法,必須確認整體投資環境尚未變壞,股市仍無“由多頭市場轉入空頭市場”之可能,否則,頗易陷於愈套愈多的窘境。
(5)既賣也買的“分批解套”策略
不少人都有“買了就跌,賣了就漲”的痛苦經驗。這種情況的發生,多半由於投資人對個股股性認識不足,走勢判斷錯誤所致。因此,如果手上持股“套牢”,卻又無法確定該個股有無可能持續下跌,則不妨采行“分批解套”做法。也就是說,將“套牢”個股分批賣出,但於賣出同時,另行補進其他強勢股。如此,既可望從買進之強勢股獲利彌補,同時也可免雖然套牢,卻是盤整待發之個股,一次賣光而抱憾。
在遭受套牢後,具體應該采取哪種方法,這需要股民對所持股票和市場環境做具體的分析。同時也取決於股民所依據的是基本分析方法還是技術分析方法,股票被套牢的現象多種多樣,比如,在牛市中也有被套牢的情況,新股民在運用解套策略時,不可生搬硬套,必須從實際出發。
3.從被套原因分析中的對症解套法
凡做股票者,無不飽嚐過套牢之苦。做股票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被套和解套的過程。解套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被動式解套,套牢之後捂緊籌碼,耐心等待徹底“解放”的那一天。另一種是主動式解套法,即依靠自己的操盤技巧來達到解套的目的。這裏主要探討一下主動式解套在實踐中的運用。正如一種藥不能同時治多種病一樣,傳統單一的解套方法也未必適用因不同原因而被套牢的股民。所以,“對症下藥”也許效果更好一些。在股市中,被套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因此,根據“病因”尋找方法,不失為解套的良策。
(1)誤購炒高股
在市場上,由於盲目跟風追漲,經常錯將一些被炒高的股票購入。因這類股票已屬“天價”,故一旦回落,跌幅更深且難有解套的機會。持有這種股票是極其危險的。因其被非理性炒高,故在走勢上往往“矯枉過正”,即使大盤漲勢強勁,也難扭轉其下跌的勢頭。
坐等解套,遙遙無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唯一的方法就是行動起來開展自救。若發現手中持有此類股票也無須驚慌失措,首先要搞清股價與大盤指數的關係,對二者進行分析摸底,若股價與股指基本吻合或相差不大,則不妨小捂幾日,自有解套的機會。若股價“超前”過多,仍一味捂股就不足取了。
以1995年滬市的蒙電為例,其9.80元的股價已相當於滬市1200點以上股指,700點的股指買進1200點的股票,何年何日才能出頭?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另尋出路。一旦發現自己持有的是“高價股”,則應丟掉妄想,拿出壯士斷臂的勇氣快速斬倉,拖延不決隻能加大損失。對這類股要快拋、早拋。當然如果其價已複原到位,則無須在底部割肉了。價格炒得越高的股票,其下跌的勢頭就越猛,這正如高空中的東西墜地一樣,也會發生一定的反彈。在高位斬倉後,可密切關注此股的動向,一旦止跌,則可快速抄底,在其慣性反彈時派發。此法雖不能補虧,但多少能夠減少一部分損失。
(2)誤購弱勢股
弱勢股,又被人們稱為“龜股”。其特點是人家大漲它不漲,人家小跌它大跌,其走勢不僅弱於強勢股,也遠遠弱於大盤。弱勢股分為四種類型:一是業績差、回報低;二是擴股圈錢,索取大於回報;三是業績中等,而流通股盤子過大,導致股價跌多升少;四是績優股,但其股性不活。
有的股民患“恐高症”不敢買高價股,選股時不分青紅皂白揀最便宜的買。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股價便宜是因其長期漲不上去所致,低價股中十之八九為弱勢股。誤購弱勢股怎麼辦?其實答案已經出來了,那就是毫不猶豫地換股,換強勢股。
(3)利空影響
利空消息對股市的影響往往表現為偶然性和突發性。一個大的利空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具有很強的殺傷力。此時,股市人心惶惶,股民爭相割肉,成交量加倍放大,股指急劇下跌。反應敏捷者拋籌做空,行動遲緩者深度套牢。做股票,切不可忽視利空消息對股市的衝擊。期望股市不受到利空影響是不現實的,關鍵是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以尋求對策。當利空消息充斥股市時,需先證實消息的真偽,然後再采取行動。一般說來,假利空消息持續時間短,打擊的力度也有限,不久就會雲開霧散,一般投資者在未弄清楚真實情況前不必倉促行事。而一旦證實為真的大利空到來時,則應毫不猶豫地清倉出貨以避風險。若跌幅已深,就不必割肉了,可繼續捂股等待機會。按股市一般規律,急跌之後必有反彈,這也是一次解套機會。正確的做法是,在股指暴跌之時就應做好搶反彈的準備工作。一是調集新資金入場;二是選擇超跌股為操盤對象,一旦止跌可快速抄底,至反彈碰頂後出貨了結。大利空消息影響下的股市暴跌所引發的反彈,是股民解套的最後一次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錯失良機,就隻有當“套牢族”了。
(4)莊家撤莊
有些股民愛炒莊家股,以為既然有人坐莊,股價就不會跌下來,說不定還能趁機坐一回“轎子”呢。於是乎,不分青紅皂白貿然“搶莊”,等著人家拔高時撿便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所謂的“莊家”並不是慈善家,他們選股坐莊的目的乃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他們頻頻拉抬指數是為了誘使散戶跟進,把高價籌碼傳到散戶手中就逃之夭夭,使跟風者飽受套牢之苦。而莊家股一旦撤莊,其跌幅遠甚於其他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