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兒,你可知道,這壺蓋為何會動?”
朱棣詢問道。
朱高熾哪裏知道為什麼,心想這不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嘛,今天的父皇又抽什麼風了。
但嘴上仍然恭敬道。
“稟報父皇,兒臣不知。”
見此,朱棣又詢問幾位大臣,大家的回答都和朱高熾一樣,不明所以的搖搖頭,不知道這位皇帝心裏又在賣什麼藥。
朱棣微微一笑,指著跳動的茶壺蓋說道:“這便是力的作用,水燒開後產生蒸汽,而蒸汽對茶壺蓋施加了向上的力,所以它才會跳動。”
“這便是蒸汽機的基本原理,掌握了這個知識,隻要製造出一台蒸汽機,那麼許多重物將不再需要那麼多人力物力去推運,用蒸汽去進行推動即可。”
聽聞朱棣的講解,眾大臣們不禁嘖嘖稱讚著神奇,想不到平日誰都沒有在意的一件事,竟然會有這麼多奧秘。
看著臣子們臉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朱棣心裏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於是決定拔高一下,繼續說道。
“這蒸汽機,正如咱們的大明,如今蒸蒸日上,若要更上一層樓,便需要源源不斷的新力量。這些新知識、新技術,便是推動大明前進的動力。”
他目光掃過眾人,語重心長地說:“爾等需開闊眼界,接納新事物,方可助我大明繁榮昌盛。”
說完,朱棣叫人給群臣們發放杯子,將壺中的茶水,一一倒入,大家紛紛舉杯恭祝大明未來,舉杯共飲。
由於沼氣的形成,實在有點難以登上大雅之堂,朱棣想想先是算了,等朝會結束後,建立沼氣池的事情和幾位內閣大臣單獨較大即可。
接下來朱棣便開始發布詔令。
“即日起,工部各衙門前往閩浙蘇鬆三省四地,抽調所有能召集的能工巧匠,統一進行管理,研究製造蒸汽機,不得有誤。”
在和劉孟的交談中,朱棣已經明白,大明作為一個農業帝國,有著屬於農業國家的弊端所在,那便是生產力不高的問題,而蒸汽機的發明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所在。
在強大的中央集團體製之下,朱棣的政令幾乎無人不敢不從,因此整個大明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組織能力。
轟轟烈烈的研究蒸汽機運動開始了。
而那些能工巧匠們,多是江南一帶失地的佃農,由於沒有其他營生,平日裏多是忍饑挨餓,這次朝堂召集他們開展這項工程,管住管吃的待遇一下子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問題。
工匠們的心裏對朱棣,自是感激不盡,無不發揮出各自的專業水平。
然而在大家都幹的熱火朝天之際,卻有一人是心事重重。
他便是世子朱高熾,父皇一聲令下號召各地工匠聚集搞蒸汽機,而為了保障這項工程的進度,所需要花費的銀兩也如流水一般。
作為平日裏的大明大管家,看著剛剛好起來沒多長時間的國庫收入,又開始不斷的向外流出。
朱高熾的心裏,別提有多心痛了,身上剛減輕沒多久的擔子又沉重了起來。
他決定找父皇朱棣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