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大明軍隊鍛造了我,殺敵更有勁!!”
“刀劍握得緊,弓箭射得行,敵人若要犯我大明,一定將他們消滅盡!”
自從孟記書店歸來之後,朱瞻基便將從劉孟那邊帶來的軍歌進行了改編,成什麼‘團結就是力量’、‘我是大明一個兵’、‘咱在大明當兵的人’等等,讓城中將士進行唱誦,稱之為軍歌。
每日的清晨,朱瞻基都會集結將士們站在城頭高唱軍歌。
這些歌詞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的軍歌很快受到戰士們的歡迎,在軍歌的影響下,將士之間也更加團結緊密在一起。
城中百姓們也是每每聽到歌聲,心裏頭都會有莫名的安全感。
朱瞻基不禁感歎,劉孟給自己的《軍歌大全》還真是有效果,唱完後的各個兵士,果然精神飽滿。
除此以外,朱瞻基心裏還醞釀著上奏的事,上次偶遇‘孟記書店’,除了帶來了軍歌,更影響他的便是劉孟所說的‘落後就要挨打’這幾個字。
而劉孟口中的落後,不僅僅是武器這一塊,軍事製度的落後同樣很要命。
因此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朱瞻基都會獨自一人在房間,用筆和紙將劉孟的軍戶製改革的內容,一一記錄在案,等整理的差不多的時候,就是他上奏皇爺爺之日。
與此同時,朱棣這邊自從改革稅賦以來,一直處於忙碌狀態,每日聽取朱高煦和內閣大臣們的彙報,不斷地下達優化調整措施。
經過一段時間的推行,一條鞭法帶來的好處也逐漸凸顯,各地百姓對於采用貨幣稅的形式很是高興。同時土豆、玉米的推廣種植,也解決了百姓們的糧食危機,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餘糧。
除此以外,受到劉孟相關賦稅書籍的影響,朱棣對於商業稅也加以改革,從統一的三十稅一,按照各行各業的不同劃分不同稅率,加上印花稅獲得商人的一致好評,大明朝的國庫也逐漸扭轉赤字的情況。
不過最讓朱棣喜悅的,還是自己皇孫朱瞻基的戰績,尤其是聽到自己的孫兒獨自一人斬獲倭寇賊首的首級之時,更是龍顏大悅,特地吩咐朱高熾讓朱瞻基前來上朝,準備在早朝的時候好好誇讚一番他這位好兒孫。
殊不知,得到消息的朱瞻基也給他的皇爺爺準備了一份大禮,一份剛整理好的奏折。
金陵城皇宮大殿之上,兩排大臣站在各一邊,朱棣端坐王座之上。
負責監國的朱高熾坐在旁邊副位,知道今天自己的兒子要給他長臉,也是十分開心。
隻有朱高煦一臉不悅,自從斬殺倭寇之後,這位大侄兒在軍中的威望已經高於他。
在楊士奇彙報完稅賦改革以來取得的成效後,朱棣準備叫出了皇孫名字,他要親自獎賞。
“皇上,孫兒有事要奏!”
還沒等朱棣開口,朱瞻基率先站了出來。
此刻的朱瞻基的心裏認為這次上奏一定是十拿九穩,這不是對自己的自信,而是對’孟記書店‘,對劉孟劉少俠的信任。
雖然有點兒冒失,但朱棣心想年輕人,心態還不夠成熟,這麼火急火燎的就要賞賜了,於是也多沒在意。
“皇孫有何事要奏?”
朱棣心情愉悅的等待著這位好大孫向自己討要獎賞,他心裏也有主意,通過這事正好給他升升職。
不料,朱瞻基接下來的話,讓朱棣大吃一驚!
“孫兒請求皇上,取消軍戶製度。”
“什麼?!”
朱棣差點以為自己沒聽清楚。
“孫兒請求皇上,取消軍戶製度。”
朱瞻基再次重複了一遍。
此話一出,周圍群臣一時全部把目光轉移到了朱瞻基的身上,包括朱高熾在內的的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