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四月的某個上午,我結識了著名的書法藝術家——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司景文先生,並有幸拜求了幾幅墨寶。這一天將注定成為我生命裏一抹最金色的記憶。
如果沒有走進外麵的天空,我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如果沒有認識司景文老師,我不知道書法創作的舞台有多大。我以為書法就是寫字,字寫得瀟灑、優美即可。其實我錯,大錯而特錯。
司老說,書法創作分為三個境界:第一,臨摹階段,用手在寫;第二,用心在寫;第三,用靈魂在寫。他已經做到了第三個境界。靈魂寫出來的東西是無法複製的,是難以模仿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司老健談,通過光盤的畫麵我看到了山東電視台專訪的兩個小時裏,他一直在講,思維敏捷,口若懸河,而且幾乎沒有重複的語句。他說一個出色的書法家必須具備五大要件:天賦、學識、閱曆、勤勞和機遇。司老1943年生於河北省清苑縣,6歲隨父親學習書法,2003年退休,從事書法近60年,愛好京劇、音樂、古文、周易等。他1968年10月1日在天安門見到毛澤東主席,1969年曾與周恩來總理親切握手,並給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馬海德等名人寫過書法作品。改革開放以來,曾被邀請跨越18個省、市進行書法表演,多次接受央視、河北、保定及省外數家電視台采訪,其書法作品還傳到美國、泰國、冰島、日本等地,並被一些國家級藝術館珍藏。他曾數次參加全國性的書法大賽,屢獲金獎,並被授予多個榮譽稱號。頻繁的社會活動、多家電視台的爭相報道,使司老的書法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因而他的作品極具收藏價值。
在司老看來,書法是表現一個人的才氣、一個人的知識、一個人的感情和整個社會背景的一個綜合現象。書法是個小宇宙,它集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和現代國學之大成而獨立世界之林,是其他國家文字無法相比的。書法是中國的瑰寶,與京劇、陶瓷、古建築並稱“中國四絕”。書法更是一門藝術,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自然中來而高於自然。他的主旨思想是使藝術能夠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他堅信傳播書法是自己神聖的責任和使命。
司老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形象一下子在我的腦海裏立體起來。
向司老求過字的人不計其數,向他求字的人絡繹不絕,司老的日程排到了2009年以後,他的名氣傳播在千裏之外。他的大部分的書法作品都無償地送給了朋友、送給了老紅軍、送給了學校、送給了敬老院。他十分關注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他曾對某位前來求字的殘疾人說:“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可以賣我的字,如果你需要兩百你就賣兩百,如果你需要一百你就賣一百。”此時,我的眼淚刷地一下流了出來,隻為感念司老那顆善良的心和無法抗拒的人格魅力。看來,我是務必要請司老送我幾幅字才不虛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