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陷害!
是大夏英王的陷害!
耶律古盯著屬官一張一合的嘴巴,腦子裏一片空白,半天沒聽清楚他到底說了什麼。
陷害?
耶律古捏了捏眉心:“這不是陷害,宋濟深不會那麼沒品……”最多是順手推舟罷了!這其中,或許還有英王妃的意思也說不定。
以英王的行事風格,即便是用計,用陰謀,也不會選這種沒格調的下三濫!況且,一品堂是大遼的情報據點之一,向來是外鬆內緊的,能在雅間牆上開道門,這種行徑隻能是自己人所為。
即便宋濟深知曉一品堂與大遼的關係,他也沒可能潛進去開了扇暗門,還能不驚動茶樓內所有人。
大夏的指證沒有問題,那扇暗門與現場的矮榻被褥之物,每一件都與一品堂脫不開幹係,說是宋濟深陷害的,提前布置在那裏,沒有人會相信。
唯一的可能是十七自己撞上去的,害人不成反害己,被宋濟深反將了一軍。
看她自騎射之後,行事一直較為老實,原以為自己的話她聽進去了,放下了對英王的心思,以國事為重,豈知她竟敢陰奉陽違,瞞著自己做出如此不知輕重的事情來!
居然敢算計宋濟深!
他豈非浪得虛名之輩?是那麼好算計的嘛?
若是好對付,早多少年父王早就算計成功了,還等著她不知天高地厚出手拿捏?真是上趕子的找死!
自己作死就罷了,連帶著整個大遼顏麵掃地不說,還白白損失了一個資深據點!要知道來往於一品堂茶樓的,皆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上層官員,從其中可以得到多少有效情報?
這一作死行為,將一品堂徹底暴露了不說,還要應對西柔言辭激烈的質責與討伐。
各國互派情報人員,安設情報據點,向來是心照不宣的,隻要有本事瞞得過,照開不誤,不存在默不默許之說,沒本事露了馬腳被封剿滅的,隻怪技不如人,自認倒黴。
三國間,北遼與大夏是水火不相融,每每剿滅了對方的據點,絕對是趕盡殺絕,除了留下來別有用途的,其餘的,有一個算一個,雞狗不剩。
而對於西柔,大夏與北遼的作法不約而同的相一致,相對會寬泛很多,若非罪大惡極或是盜取了極其重要不能外泄的情報外,多是采取加罰金永遠驅逐出境的做法,最多是要了一兩個主犯的性命,其他的,不會取其性命。
這是一種不予翻臉留有餘地的示好,維持著三國間的微妙平衡。同理,西柔對大夏與北遼的間客,基本也是采取同等對待,不輕易使出雷霆之擊。
這些事情,也甚少會攤開了談判,有交涉時,都是兩國專人私下裏溝通,不會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但從未有過象十七公主這種情況的。
身為使團嘉賓,大遼公主,在北遼情報據點與情報人員攪和在一起做盡醜事,又驚擾了大夏英王的,而大夏又死咬著那扇突然新出現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機關暗門說事,一口咬定一品堂涉嫌對大夏王爺圖謀不軌,意欲行刺搞暗殺。
事情鬧開了,哪怕西柔方麵出於某種考慮,意圖和稀泥都不成,有民眾參予,有大夏施加壓力,西柔官方想不嚴辦都不行!
耶律古一想到這裏,掐死十七的心都有了!
怎麼就帶了這麼個不知死活的東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