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診技巧及其重要性
接診,是醫務人員在收容、檢查、診斷與治療病人的全過程中,同病人的接觸。
接診技巧,是醫務人員在崇高道德的支配下,運用精湛的醫術、溫和的情感、誠摯的語言、嚴謹的行為,接待、診治和指導病人的技藝。簡言之,是接待病人的方法。
病人是來自社會各種階層的人。醫師如不懂得、不掌握接診技巧,就無法取得病人的病史、病症、心理和思想狀態,以及家係和社交等全方位的資料,就難以對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自然也就不能進行合理的治療。
接診技巧涉及醫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語言學等學科,它利用有關學科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不同的接診方式和不同情況下的接診藝術,以達到為病人順利診治而使之痊愈的目的。
在城市、農村、部隊、廠礦,以及門急診、病房、手術室、檢査室,廣大醫務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同病魔與死神進行著一場場的戰鬥。每場戰鬥都離不開接診技巧的運用。
臨床實踐證明:有的醫師接診是成功的,有的則失敗;有的醫師的接診方法符合科學規律和原則,有的則與科學規律和原則相悖;有的醫師的接診方法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有的則成為無能和笨拙的法腳。同樣的情境,由於采用的接診技巧不同,其接診效果就有天壤之別。這就證明,接診技巧是醫師必須學會和掌握的,它是合格醫師必不可少的修養。
本書介紹一些成功的接診方法及接診中常易出現的失誤,以引導醫務人員掌握正確的接診技巧。
接診技巧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前麵已經述及接診技巧與許多學科關係密切,現將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分述如下。
醫學是接診技巧的基礎和依據。醫師學習醫學的華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使醫師掌握為病人診治的基本方法。
醫學倫理學指導醫師增強責任感,培養高尚的醫德,正確行使醫師的權利和義務,嚴格執行保護性醫療製麥,一心為病人服務。這是接診技巧的準則。
醫學心理學、醫師心理學研究病人的心理、醫師的心理和醫患關係的心理,使醫務人員掌握醫患交往的基本原則和技藝,達到與病人順利交往,這是接診技巧的關鍵。
醫學社會學研究社會對醫務人員的要求,醫務人員對社會的義務,使醫務人員明確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應盡的社會責任。
法學為醫療工作、醫療單位和醫務人員提供了法律,法規和行為規範,醫務人員必須樹立高度的法製觀念,嚴格做到奉公守法。尤其是我國的醫療衛生製度和有關法律對醫務人員接診技巧的要求,更應該認真遵守。
醫學語言學研究醫務人員的語言技巧,掌握良好的語言表達方,避免不良語言的出現。如在接診時,口語表達要符合醫學原則和語言學規範,哪些話該講,哪些話不該講;哪些話宜公開講,哪些話不宜公開講,都要十分注意。也要正確使用非語言表達方式,如表情、眼神、姿勢等。還要學會—些特殊的輯言,如接待聾啞病人使用的啞語,戰爭情況下的旗語。
接診技巧正是這幾種學科有關內容的巧妙組合,其目標是使廣大醫師能夠以醫德為動力,以醫術為武器,以心理交往為橋梁,以法律為保證,以社會效益為歸宿,以治病救人為的,認真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職責。
研究接診技巧的意義
研究接診技巧,目的是使醫務人員掌握接診技巧,這既可以提高醫師的素質,又可以促進這一學問的發展。
一、有利於提高醫務人員的素質
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民文化水平包括醫學知識的普遍提髙,要求醫師必須具有深廣的知識、嫻熟的醫術、高超的接診技巧,才能勝任救死扶傷的工作。
對醫務人員素質的研究,主要側重於對醫療道德和醫療技術的研究,而對接診技巧的研究則幾乎是空白。於是,經常見到這種情況:有些醫務人員,盡管醫德窩尚、醫術精湛,但因缺乏接診技巧的修養,而得不到診治病人的必要資料——疾病的全麵、係統的材料;有時,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有可能出現醫療糾紛時,甚至會陷入困境。這樣的接診常常造成醫患雙方的不協調、不愉快、不滿意,得不到理想的醫療效果。如果醫務人員能夠注意研究接診技巧,了解接診的基本要素(服飾、姿態、語言、環境)、基本環節(醫務人員一一接診技巧一病人)和不同情況下的接診方式,並在工作中使接診技巧逐步嫻熟,就會提高自己的素質,成為全麵的醫師。這樣的醫師,在任何複雜的情況下接診,都能做到鎮定自若,應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