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桓江沿岸,這些日子以來,唐國龍韜軍五部已經與虺衝本尊所率領的豺戎精銳發生了無數摩擦,大大小小戰鬥發生了數次。
火花越擦越大。從軍之人,哪個不是血性漢子?敵人強悍又如何,不讓咱好好過活,就抄家夥幹*他娘的!
若非是有唐王的諭旨,隻允許對峙不允許正麵征伐,懾北將軍李天恨早就已經要揮師北上了。
”報!將軍!“中軍大帳,李天恨正在議事,忽然有人來報。
”說!“李天恨扔下手中典籍道。
”據前線細作回報,探得豺戎國度錯桓江就近縱深內十餘城池守軍已經全部被征調至錯桓江沿岸,此十座內城布防空虛,我軍可迂回破之!“來兵迅速報上好消息。
”你很有見識,懂的識別戰機,不過本將還要與左右軍師商量之後再做決定,下去吧!“
”是!將軍!“
這名兵士走後,李天恨卻是思索起來。
看情報,豺戎那內部十城的守軍都已經全部在錯桓江對岸的敵陣之中了,仗著鎏金飛矢,即使很少的兵馬也可以阻擋數日。
”我軍可留下一部兵馬由右軍師率領,仰仗錯桓江天險以及鎏金飛矢抵抗異族兵馬,由我和左軍師率龍韜四部強突豺戎防線,隻要突破防線,一路奔襲北上,豺戎十餘內城空虛,旦夕便可攻下!“李天恨向來勇猛,思索片刻說出來一招險棋。
”萬萬不可!且不說我主唐王力主對峙,不主張進攻。而且,李將軍此策太過凶險。四部強突往好的說,是攻取敵方城池,往壞的說,卻是孤軍深入。以我軍四部兵馬之力恐是難敵豺戎大軍完整軍容,況且方才兵士所言十城空虛,很可能是敵軍之計策,實則敵軍在那些所謂虛城之中藏有有伏兵也說不定“右軍師是一名手持羽扇的修者,他不是主戰派,極力阻擋道。
”右軍師此言差矣,豺戎內部十座虛城,我軍突圍之後可以先取其中五城,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分兵,同時我們留下五城不攻,若是敵國派遣增援兵馬,那麼這支增援兵馬必會優先布防我們留之不攻的五城,而無法在第一時間與虺衝的前線回援部隊一起對我軍四部展開前後夾擊。若是到時一切進展順利,右軍師尚可率留守一部龍韜軍北上,與我軍夾擊虺衝的回援部隊,進而殲之。“左軍師手持佩劍,修為同樣高深,他和李天恨一樣,都是主戰派,此時站出來支持李天恨主張。
”哼!左軍師難道不知我主旨意?況且原本分別駐守扶川五城的龍韜軍五部均已調至這錯桓江沿岸,此時我國扶川等五城同樣也是空虛,若是敵軍到時並不回援其內部空城,而是集中力量攻擊我部,進而南下進行虎視,恐怕扶川等城危矣“
”哈哈!無妨!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待我修書一封,向遠陳州以南昭陽城借兵即可,昭陽城乃是巨城重鎮,兵力充沛,到時,昭陽城援軍北上,扶川等城便可依然堅固!就算虺衝不顧傷亡集中力量攻擊右軍師餘部,然後強行南下,也討不得好去“李天恨道。
”將軍高才,如此可策萬全,即使敵軍有詐,此行亦不過繼續保持勢均力敵之局勢而已,當可不敗“左軍師道。
右軍師還待要說什麼,卻是被李天恨揮手製止。
兵策之行,厲於狂風。戰機稍縱即逝,由不得等待。此刻製定好的策略,很快便獲得了執行。
計策執行之初,一切進展順利。李天恨率軍沒有費多大力氣便突圍成功。
大軍一路向北奔襲,沿途豺戎各城果然空虛,李天恨所率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旦夕便下五城。
連下五城,這本應該是一件震天大功。理應狂歡才是,然而這一切都進行的太過順利了,以至於讓李天恨和左軍師心頭疑雲滿布。
他們頓時感覺不妙,似乎這是一個設好的圈套一般。
所下五座城池,都是空城而已。城內居民以及修士早已不在城中。這五城疆域極大,人口必然不少,要想將那麼多的人遷移走,必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行。如此看來,為了實施這個圈套,豺戎國度可是蓄謀已久了。
想到這裏,已經完全可以確定,這是中了敵軍誘敵深入的計策了。可是令人想不通的是,遲遲亦沒有見到有兵士埋伏。而且,李天恨率軍北上之時,曾經將扶川五城的防務通過書信拜托給了昭陽府城主,這本是萬無一失之策!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事實上,自從李天恨率軍北上之後。虺衝僅僅率領他的部隊象征意義的往回追了數千裏便作罷了。這數千裏對於錯桓江到豺戎內十城之間的距離而言,簡直可有可無,這個世界的疆域極為遼闊,在距離上都是大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