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朝,平景帝元嘉八年,九月初七,子時。欽天監報奏,將星玉衡大亮,大吉,宜兵戈征伐,顯陛下赫赫之功!
帝大悅,星夜詔寶淵閣大學士領兵部尚書楊城子,上柱國,左都督西南衛總兵孫尚君,戶部尚書蘇安國,覲見共商西南兵事。
第二日,上柱國,左都督西南衛總兵孫尚君上奏,西南山越蠻夷不尊王化,不知禮教,彼山越,邊夷賤類,不足待以仁義,不可責以常禮,古來以魚鱉畜之,宜從闊略,若必欲絕其種類,恐獸窮則搏.山越違失臣節,誅之可也;侵擾百姓,滅之可也;久長能為中國患,除之可也。有一於此,雖日殺萬夫,不足為愧。今,山越出兵犯我大國邊境,懇請陛下賜臣斧鉞,興王師,誅蠻夷,解西南百姓於倒懸,顯天朝赫赫之威。”
禦史台大夫崔重諫曰,“兵者國之重器,不可妄動,邊民不識王化宜教導之,方顯天朝仁義。”
帝怒,逐崔重,準孫尚君所奏,下旨三日後東郊祭祖,上告祖先,祭拜天地,取天子持節,興兵伐山越蠻夷。
三日後,定遠侯府後院。秦明亦或者說諸葛弈明無語的坐在後花園的亭子裏,眼前的荷塘裏,荷葉搖曳多姿,池中錦鯉在陽光的照耀下肆意的舞動自己妖嬈的身姿。可是秦明很顯然沒有心情欣賞這一美景,因為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實在太過詭異!
秦明本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諸葛弈明,家境一般算不得大富大貴卻也是小康之家,但其祖上卻是赫赫有名的三國蜀相諸葛亮,算得上是名門之後。諸葛一脈傳承至孔明,後輩雖不如孔明先生一般學究天人,但也算得上是當世英才,千年傳承下來出了不少驚才絕豔的人。可惜,正所謂天妒英才,諸葛一脈的人壽命都不是很高,根據族譜記載,諸葛弈明的祖先之中壽命最高者是他三世祖也不過享年59歲而已,而諸葛家的人平均壽命也隻有不到四十歲,故而諸葛家雖然出了不少人傑卻難以成為大家族。在諸葛亦明大二的時候,其父也因為感染風寒而死(這體質有夠弱的),其母則早在生他的時候故去。諸葛家又人丁單薄無什麼親眷,所以諸葛弈明正可謂是漂泊一浮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閑話少說,回歸正題,諸葛弈明如今卻是在另一個人秦明的身體裏,此身主人乃是大炎朝定遠侯府小侯爺秦明,其祖上姓秦名臻隨太祖爺洪定皇帝南征北戰,有著從龍之功,故而被封三等定遠公,由於大炎朝爵位除了有限幾位立下大功的開國功臣老柱國外並非世襲罔替,每一代都會削去一等爵位,除非立有功勳爵位才得保住,這幾代下來老秦家也無什麼出彩之人立下過什麼赫赫功勳,故而一代代削爵下來由到秦明之父秦安平成為家主這三等公的爵位降為了二等定遠侯,所幸秦家老祖母是當今聖上平景帝的乳母,皇帝顧念舊情讓秦安平領了帝國西北重鎮代郡正三品指揮同知,秦安平帶兵中規中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祖上傳下來衝軍奪陣馳騁沙場的本事也沒落下,多年打拚下來,倒也維持住了家勢,如今西疆無戰事,秦安平因功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上護軍代郡正二品正留守,在京師延鼎享福,算是勳貴中人,聖眷頗濃。
再說秦明本人,秦明是家中六郎自然是沒有資格襲這爵位的,大炎朝對勳貴控製的又是相當的嚴格,勳貴子弟若非襲勳位者唯有立得軍功才是晉身之道,秦明好歹是嫡出,秦家祖上又是人丁單薄到安平這代方才開枝散葉,故而對家中小輩頗為照看,便想為秦明尋個好出路。故而秦安平托老部下為秦明在帝國西南謀了個正五品千戶授武德將軍,想讓秦明立些小功。不想三十多年未出的西南山越夷突然出兵作亂,連克帝國西南大小城鎮十餘座,大有席卷西南之勢,當今聖上文治方麵成績斐然可是卻無半分武功,大炎朝以武立國極重武功,故而平景帝雖然已過中年卻仍想開疆拓土,如同其父祖建立不世偉業,但凡有安撫議和之說全被束之高閣,若有強諫著,輕者免去官職逐出朝堂流放外地為官,重者永不敘用,眼看著這戰是非打不可,京城又素聞山越蠻夷,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更兼力大無窮,殺人不眨眼,秦明雖是生的一副好皮囊武藝也算是不俗,可是老秦家血脈單薄,對這庶出卻也是看顧的很好,又在這京城花花世界蜜罐之地泡了那麼久,卻是整的個欺軟怕硬的銀槍蠟樣頭,深怕枉送了自家性命死活不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