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怎麼就是傻的呢?(1 / 1)

城南蘇家附近,

不知名小巷。

“哈!哈!哈!”

巷子裏傳出三聲誇張的大笑,

蘇餘回味著方才“巨作”,叉腰笑著走出巷口,卻引得三五行人側目。

“小女娃真可憐,這般花樣年紀,怎麼就是傻的呢?唉,可惜啊可惜!”

見狀,一位陌生老太太滿眼憐憫道,伸手就要摸摸她,旁邊幾人聞言,紛紛也附和著點點頭。

沒料到有人路過的蘇餘,臉唰地是一紅,沒敢回應,撒丫子就跑,

一口氣衝出去兩三條街,這才氣喘籲籲地停了下來,轉頭心虛一看,

還好還好,一個都沒跟上來。

做賊似的又往四周瞧瞧,沒人,

於是嘻嘻一笑,終於放開了手腳,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大喇喇現了本相:

“我蘇餘果然是天才,”

“年紀輕輕就能寫出如此傑作,”嘖嘖幾聲,大言不慚道:

“比起娘說的那個什麼姓王的,肯定也是不(遑)多讓嘛!”

蹦蹦跳跳走在街上,尾巴都快給翹到了天上,就連嘴上說話,都假惺惺地文縐縐起來:

“今夜月色撩人,且去高處望望!”

然而“文氣”不過三秒,卻馬上又犯了難:“額…”

“哪…哪兒來著?”

停下腳步,啃起手指頭,半晌,

忽然握拳砸掌,眼睛一亮:

“對對對,”

“城…城東,攬月樓!”

……

城東羅雀街,

攬月樓。

一眼望去,真個是人滿為患,

雖說夜深露重、明月高懸,樓內卻仍是一派燈火通明、座無虛席的景象。

不時有客人吆喝這那,小廝們來來回回在席間穿梭,手腳功夫熟練得令人咋舌。

要說此樓,那可是久負盛名,樓名攬月,自建成之日起,便位居天下奇樓之首,

要說這攬月三奇,從來為世人所稱道。

奇在何處?

一說奇高:

樓層高、要價高、立意高,

放眼全京城,

論高度,它僅次於宮中那摘星閣,人站在樓下,那是一眼望不到頭;

論價格,底層入席便要價紋銀三十兩,全京城乃至全天下,它若稱第二,無樓敢稱第一;

論立意,這九天攬月之名,又該是何其狂傲。相傳其所掛牌匾,乃百年前魚玄大師所留絕筆,

字字鐵畫銀鉤,那一撇一捺,直至今日仍為天下文人競相模仿的對象;

二說奇絕:

材料絕、樣式絕、技法絕,

全樓皆由烏木沉香所製,冬時暖、夏時涼,接地處極窄,形似彎月一輪,

曆經九九八十一支榫卯嵌配,看似搖搖欲墜,卻是風吹不動、雷打不搖;

三說奇妙:

菜色妙、服務妙、態度妙,

天下美食,不論世間有的,還是口耳傳的,隻要有名字,就沒有這兒做不出來的,

是否還原暫且不談,吃過的,那必都口舌生香、拍手叫好,

至於這服務之妙,便是那所侍小廝,個個身手不凡、頭腦靈光,自開樓起,便使席間從無鬥毆爭吵;

可要說最妙,卻還得是這待人度量,

隻要交了錢,那便一視同仁,

攬月樓不看身份地位,亦不接受掛名賒賬,交錢便可入席,即便什麼也不要,但溫壺茶,也絕不趕人離去。

樓分三層:

底層“望月”,紋銀三十入席;

中層“話月”,黃金一兩一位;

頂層“攬月”,傳說需得足金百兩、機緣十錢,方可登樓一觀,

從古到今,登頂者也不過一手之數,

如今此樓背後之人,就是皇宮裏那位也頗為忌憚,沒人知道他到底是誰,那機緣又是何物,

隻知十年前,那位曾登頂一次,下來時,臉色陰沉得像要滴出水來,往後便再不曾踏足一步,

千言萬語,不過一句:

隻此一樓,便肩扛天下半數繁華。

而今晚的攬月樓,同平常有些不一樣,

雖說同樣的觥籌交錯,

可世故間,所有人都在狂熱地議論著什麼。

就在剛剛,有個人,

上了頂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