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利箭貫喉退強梁(1)(1 / 3)

戰神嶽飛馮建林周俊玲著

引子

公元十二世紀初,世代居住在中國東北一帶的女真人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日漸強盛,建立了金朝,他們反抗遼朝的壓迫,不斷出兵攻擊遼朝。而此時的遼朝,已經是腐朽沒落、日薄西山了。隨著金朝軍隊一次次勝利,遼朝覆滅的曆史趨勢漸露端倪。

這時候,袖手旁觀的北宋朝廷當然也看到了金朝勢必攻滅遼朝的前景。

於是,政治腐朽、貪賄公行、軍政廢弛的北宋朝廷便出現了錯誤決策,那些不切實際、好大喜功的當權者們便自以為天賜良機,可以聯合正在崛起的金朝覆滅遼朝,收回前朝石敬瑭割讓給遼的燕雲十六州,並以此作為炫耀後世的“形象工程”。於是,北宋朝廷主動派遣使者從山東半島渡海,與金朝溝通,達成了所謂的“海上之盟”,約定與金朝分從兩路出兵,夾擊遼朝。北宋大軍負責北上攻取燕京諸州,取勝後,北宋收複燕雲諸州納入版圖,作為回報,北宋將前此給遼朝的“歲幣”移交給金朝。

正是這個收複燕雲諸州的“形象工程”為北宋滅亡伏下了因子,並直接誘發了金朝侵宋戰爭。

公元1122年,庸碌無能的北宋權宦童貫兩次督師進攻燕京,都被強弩之末的遼軍打敗。

次年,在宋軍慘敗撤退後,金朝大軍攻取了燕京,兩年之後俘虜了遼朝天祚帝,滅掉了遼朝。北宋朝廷要求金朝把燕京諸州歸還,金朝不允。其後幾經交涉,金朝才同意把燕京和涿、易、檀、順、景、薊六州歸宋。宋除了送給金歲幣四十萬(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之外,另加“燕京代稅錢”一百萬貫。金軍退兵時,將燕京等地的官吏、富戶、金帛、子女劫掠一空。然而,北宋君臣得到了燕京諸州的七座空城,卻喜不自勝,自以為取得了莫大的勝利,一個個加官進爵,得意忘形起來。同時,北宋朝廷對燕京諸州的國防等善後措置,草率乖張,出現了重大失誤,伏下了金兵入寇的隱患。

更為要命的是,在與宋朝夾擊遼朝的戰爭中,金朝發現了北宋的軍政廢弛與朝廷昏聵無能,他們覺得北宋雖然繁華富庶,卻是一個比遼朝更為軟弱、腐朽的政權,這個靠軍事立國、劫掠成性的金朝,遂萌生了侵略、搶劫北宋的野心。

公元1125年冬十月,金軍在摸清了宋朝的“道路險易、朝廷治否、府庫虛實”等情報之後,悍然出軍,分兵兩路入侵北宋,從此揭開了侵宋戰爭的序幕。

北宋朝廷根本抵擋不住金軍鐵騎,一敗塗地,致令中原百姓慘遭金寇的殺戮、劫掠,置身水火。

不久,北宋王朝就在金軍鐵騎的踐踏下,國都開封很快陷落,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皇帝也被金兵俘虜到北方,做了亡國奴,於是,北宋政權滅亡。

北宋滅亡後,康王趙構收拾殘局,籠絡北宋舊臣,招撫殘餘軍事力量,延續宋王朝的餘脈,建立了南宋政權,偏安江南,支撐起了半壁江山。

發生在公元十二世紀初的宋金戰爭是金朝統治者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

在這個敵寇入侵、局勢動蕩、國家與民族存亡絕續的曆史關頭,宋朝許多誌士紛紛投身抗金戰場,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以身捍難,奮起抗擊金兵的侵略,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嶽飛就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一員。

嶽飛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傑出的民族英雄之一,也是南宋初年最負盛名的抗金名將。

這位頂天立地的英雄出身微賤,曾為莊客,卻在國家危亡之際,挺身而出,保家衛國,崛起於行伍之中,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矢誌盡忠報國,在抗金戰場上血戰破敵,嶄露頭角,積功升遷,從一名普通兵士到偏裨小將,再到鎮撫使、宣撫使、節度使,終於一步步地成長為一個宋軍的戰區統帥,也成為了一個令金兵聞名喪膽的名將,威震天下。

他鍛造了一支百戰百勝、堅不可摧的無敵雄師——嶽家軍,支撐著飄搖不定的南宋王朝。

在那個兵連禍結,血雨彌漫的時代,南宋的許多大將都擁兵自重,奢侈腐化,養尊處優,戰事臨頭,卻畏敵如虎,一觸即潰,平素裏專以劫掠成性,荼毒百姓為能。

然而,嶽家軍卻是一支卓犖不群的仁義之師,在那個時代獨樹一幟,不但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成為宋代最得軍心和民心的軍隊。而且,嶽飛是當時惟一一個能夠主動出擊,揮師北伐,收複失地的名將,所部嶽家軍多次以少勝多,擊破金軍精銳的勁旅,被敵軍感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嶽飛率部馳騁於抗金戰場十餘年,用兵如神,所向無敵,戰績輝煌,威名赫赫,被後人譽為一代戰神,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利箭貫喉退強梁

北宋末年,朝政腐敗,宋徽宗趙佶醉心書畫藝術,荒淫享樂,窮奢極侈,更寵用蔡京、王黼、梁師成、朱勔、童貫等權奸,盤剝百姓,敲骨吸髓,貪賄公行,禍亂天下,搞得民不聊生,以致變亂四起,天下惶惶,國事日非。

受盡壓榨、欺淩的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聚眾舉義:公元1108年,李勉在太行山一帶起義;公元1116年劉五在淮南的廬州和壽州一帶起義;公元1119年宋江和賽保義等人在河北大名及山東一帶起義;劉花三在廣東、福建一帶起義……公元1120年,方臘在浙江睦州的清溪縣舉起義旗,迅速攻占了睦州、杭州、歙州等五十餘座州縣,北宋朝廷動用了十五萬精銳的禁軍部隊進行了殘酷鎮壓,最終以優勢兵力俘虜並殺害了方臘。到公元1121年(宋徽宗宣和三年)夏曆的四月末,北宋朝廷基本平定了方臘義軍。

方臘失敗後,一些部將率領殘部輾轉各地,繼續鬥爭;其中,張超、陶俊所部的500多人轉戰到了河南相州一帶。

河南相州的州治在安陽縣,那裏有一戶世代富貴的簪纓之家,巨宦輩出,鍾鳴鼎食,顯赫一時。

這個豪門大族的奠基人叫做韓琦,曆任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的宰相,而他的兒子韓忠彥又是宋徽宗初年的宰相,可謂父子宰相,富貴騰達,權傾一時。

韓家的榮華富貴不僅表現在兩代宰相上麵,而且在他的家鄉相州安陽縣,也處處顯露著這個豪強家族的顯赫。

宋代的法律規定,本地人一般不在本地做官,意在避免當地豪強勢力的坐大,但是,韓琦的家族卻皇恩浩蕩,超越了這個規定的約束,韓琦和他的孫子韓治、曾孫韓肖胄,一家四代人中的三代都曾經先後擔任相州的知州。因此,韓家不僅是朝廷上的名門望族,更是相州的權貴、豪強之家。

為了炫耀韓家的衣錦榮歸,韓琦在安陽縣城外建了一座別墅式的豪宅,定名韓府,築晝錦堂;之後,韓治築榮歸堂,韓肖胄又築榮事堂,更使韓府規模龐大,形成了一座城堡一般的豪門巨宅。

卻說公元1122年(宋徽宗宣和四年)的三月三日,天朗氣清,春光明媚,相州知州韓肖胄在韓府的榮事堂大擺筵席,宴請秘書少監鄭億年及相州通判、司錄參軍、總管、推官、州鈐轄、判官、諸曹參軍、安陽知縣等一幫官員,並安排了歌舞助興。

那韓肖胄字似夫,以蔭補承務郎進入仕途,曆任開封府司錄、衛尉少卿等官職,曾經出使過遼朝,頗有膽識。

此時,韓肖胄居中而坐,說道:“諸位,今天是上巳節,這個時令意味著農事的開始,又是萬物複蘇之時,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裏,蔽府迎來了一位貴客,那就是當朝宰相鄭公的公子,也是我韓府的佳婿——官拜秘書少監的鄭億年。”

那鄭億年三十多歲年紀,字長卿,開封人,乃是當朝宰相鄭居中的兒子,也是韓肖胄的妹夫,這天正好攜妻來韓府省親。

隨即,坐在韓肖胄右側的鄭億年起身遜謝道:“鄭某不才,有幸與相州諸位同僚一會,三生有幸啊!”

韓肖胄又道:“鄭大人雖是宰相公的公子,卻是博學廣識,滿腹經綸,進士出身——那可是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做官的,可不像我——靠的是祖父輩的官階,蔭補入仕啊,嗬嗬!”

鄭億年道:“韓大人雖非進士及第,卻也是飽讀詩書的大學問家啊,我等望塵莫及,你又何必過謙呢?!”

韓肖胄微微一笑,轉開話題,說道:“古代的先賢們曆來十分看重上巳節,因為這個節令常能引起人們愉快和振奮的情緒。魏晉之際的書聖王羲之曾經在《蘭亭序》中記載他們一幫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觴’,今天,我們不去踏春郊遊,而是在榮事堂載歌載舞,暢飲開封府最有名的瑤泉美酒,一醉方休,哈哈!”

隨即,在管弦樂曲聲中,韓肖胄等人一邊開懷暢飲,一邊欣賞《綠腰》軟舞,但見那些舞伎都身穿修長衣襟的舞衣,長袖飄飄,宛轉婀娜,姿態輕盈,曼妙無方,隨著樂曲節拍加快,那些飄動的舞袖節奏也加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