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處理完公司初期的事情之後,鄭榮開始回家,走動之前的關係。
梁正家
梁正已經退休,兒子兒媳都在外麵上班,兩個孫子整天不著家。
鄭榮帶著一些水果和煙酒來到他家,梁正不由感慨萬分。
“十年了,一開始那幾年我還以為你出事了!那些年裏,出事的人可不少,連當大官的也免不了,後來打聽了好久,都沒有消息,直到遇到了一個之前從西部回來的人才知道,很多機密任務是不能聯係外麵的。”
“沒事就好,回來就好啊!”梁正說道。
“雖然回來了,但是以後也會很忙,所以以後能過來的機會可能也很少了!”鄭榮沒有解釋,隻是順著他的話說道。
“忙點好啊!現在正是大發展的時候,之前亂搞了十年,也就那些道路工程能看,現在撥亂反正,也該忙點了!”梁正點點頭。
梁正坐在門口台階上的椅子上,早上的陽光打在他的臉上,暖和得讓人十分放鬆。
接著閑聊了幾句,告辭之後,轉頭又去了金絲套田棗家裏。
大院裏,跟原劇情不同的地方就是,孫鐵沒有瘸腿,葉大鵬也沒有死,隻不過兩人還是在旋渦中被免職了。
不過,相較於原本的劇情,現在已經好了很多。
這一場變革的起因就是因為大學學校裏,很多老師都是富裕家庭或者相對富裕家庭的人,甚至能上得起大學的,也多是家庭條件相對富裕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那個年代,家境不夠殷實,想要成才,成為大學生,成為教授,基本不大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他隻是學習。
窮苦人家的孩子,就算真的成績好,也會提前選擇中專,這樣也能更早的分配工作,為家裏減輕負擔。
於是,這樣的事情,在那個年代難免就是一種罪過。
於是,所有大學被強製停課,所有老師被重新審查,通過審查的,才被放出來,在全國僅有的幾座工農兵大學裏上課。
在這些年裏,孫曉敏,還有院裏院外,街道上的同齡孩子,在高中畢業之後基本也就沒有去上學了。
工農兵大學的名額實在太緊俏,就跟古代的舉孝廉一樣,又有全國那麼多人競爭,家裏沒有太大的背景,又不會鑽營的,幾乎很難拿到這個名額。
除非是分到名額的所在地周圍所有人都是正直無私的人,最後全憑本事入選。
孫曉敏也沒有得到這個名額,所以,在高考恢複之後,她就在家裏複習,想要考上大學。
而林衛民在高考恢複的第一場考試裏,就直接考上了。
這周圍的所有人,也隻有他考上了。
不過,整個院子裏隻有她想去考,葉強,葉娟,索藍旗這些人全都沒有這個想法。
葉家老大的葉剛因為下鄉還沒有回來,隻是聽說他在鄉下跟人結婚了。
為了照顧孫曉敏的狀態,院子裏的年輕人都跑去外麵玩兒,老人們則是小聲的聚在一起閑聊家常。
孫鐵葉大鵬僮筱亭這些五十多六十多歲的人湊在一起談天說地看報紙,索謙手上托著一個小壺,在向另外幾個人炫耀,這是他收上來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