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
直到三月七號,到了這一天,他已經總共建造出了111輛雪糕車,每天的收獲達到了1120單位物質,當天建造結束之後,還剩下30單位物質。
而在實驗基地裏,不管是科學監測還是另外一邊的醫療檢查,都沒有絲毫的進展。
然後,就在三月七號的當天,李軍叫來一輛吉普車,帶著鄭榮直接離開了基地,來到了文津街北海西岸。
旁邊不遠處就是科學院。
他的住處就是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在西安公園裏搭建出來的一個類似於工廠倉庫的地方。
周圍的圍牆高達五米,頂上還專門牽上荊棘鐵網,高壓電網。
厚重的鋼鐵大門就像是蓄勢待發的巨獸,而在這鋼鐵大門上,還有另外一個小門,是專門留出來作為日常通行的。
門口有專門站崗的士兵,同樣都是全副武裝的,有崗亭的遮擋,看上去就沒有那麼惹人注目。
整個場地的占地麵積大概有上萬平方米的樣子。
“這是先生專門給你劃撥的一個基地,掛名在科學院下,但是保密級別是絕密,沒有先生的密令,這裏禁止任何人通行。
“你的工作關係也轉到了國家科學院,個人信息同樣是絕密。
“這裏麵有個倉庫,一排營房,以及一個食堂。那些東西造出來就可以直接放進倉庫裏。
“營房是你和我們所有衛兵的宿舍。除了你我之外,還有總共一個加強排的兵力。
“這一個排有一個夥食班,一個通訊班,三個警衛班輪替,所有人都是專門精心挑選的。”
來到基地之後,李軍就開始為鄭榮介紹基地的基本情況。
吉普車開進大門之後,大門立刻關閉。
寬敞的操場上,那一個所謂的加強排已經全部集結在庫房的大門前,手端鋼槍,站得溜直。
鄭榮和李軍一起從車上下來,站在打頭一個的排長立刻高喊一聲:“敬禮!”
踢踏的聲音整齊響亮。
“實驗基地防衛排排長高大全向領導報道。”高大全來到鄭榮麵前,向他報道。
從今往後,鄭榮都是要跟他們在一起生活的人,當然要跟他們所有人都熟悉熟悉才行。
最少也要把他們的名字全都記下。
按照正常情況下,一個排隻有三個班,總共在三十個人左右。
但是因為這個基地的特殊性,所以在一個正常的排之外,又加上了一個專門的夥食班和通訊班,保證正常所需和日常通訊。
排長高大全,副排長白正義,夥食班長王建設,通訊班長楊愛軍,一班長何廣,二班長趙一,三班長唐山。
全排總共五十二人,加上鄭榮和李軍,在這個基地裏,總共就是五十四人。
認識了所有人之後,所有人就解散,各自回到各自的崗位上,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所有人都解散之後,高大全,白正義,楊愛軍這三個人全都留在了鄭榮的身邊。
“領導,咱們接下來的任務是什麼啊?有什麼需要的,我們好去安排。”高大全上前嚴肅認真的問道。
這些人,每一個的年紀都不小,少說都有三十多歲。
鄭榮看向李軍,向他確定那事情能不能直接告訴這些人。
“這些人和我一樣都是先生專門挑選出來的人,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李軍說道,這話也算是表明了態度。
“今天不急,先熟悉熟悉環境,一切等明天再說。”鄭榮說道。
今天的建造名額已經在之前的那個實驗基地裏全都用完了,要想再一次建造,當然就隻能等明天了。
高大全跟身邊的兩個人對視一眼,雖然不解,但是也隻能暫時放下好奇,然後帶著鄭榮開始在小基地裏觀察情況。
小基地坐北朝南,在內部,沿著圍牆一圈是一條幹幹淨淨而且筆直的巡邏道,保證一眼從頭望到底,中間不會有任何阻擋。
寬敞程度足夠跑大型車輛。
然後就是前後兩座庫房,中間是一排營房。
整個基地隻有一扇大門,靠近大門的一個庫房是一個純粹的倉庫,窗口通氣口開的很高,幾乎就頂著屋簷。
前後兩扇大門,一扇對著基地大門,一扇對著營房。
後麵一座庫房是一個廠房,裏麵有依稀基礎的作業工具,全套全型號的螺絲刀,銼刀,扳手,不同目數的砂紙,焊槍焊條。
還有切割機床,銑床,磨床,衝壓機床,還有專門的化學實驗室和物理實驗室等等,這些東西都是讓旁邊的科學院的大拿們幫忙準備的。
而在這兩座庫房的兩頭,都各有一個瞭望塔,塔上還有探照燈。
每一座塔上都有一個觀察手。
中間的那排營房總共有十三間,東頭的一間是食材庫房,西頭的一間是廚房。
中間的十一間,最中間的是鄭榮和李軍的房間,從在實驗基地開始,李軍就跟他住在同一個房間裏,都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