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羅尼死了!””
“什麼!?”
這是我永遠無法忘記的至暗時刻——四歲生日的早晨。
當時比我大兩歲的雙胞胎哥哥們發揮了多餘的“驚喜”創意,送給我的禮物是一隻他們親手做的“嚇死你三千”。
結果我被嚇得向後摔倒,後腦勺正好撞到了樓梯杆,直接暈了過去。
再加上位置不好,我重重地從二樓滾到了一樓。
雙胞胎嚇壞了,父親因為太過慌張噴出了紅茶,母親則對雙胞胎大發雷霆。
剛出生的妹妹因為感覺到氣氛異常而開始大聲哭泣,而唯一保持冷靜想起來救我的是珀西哥哥,年僅八歲的他用冷毛巾幫我處理了傷口。
那之後,我發了高燒,整整昏睡了一天。
當我醒來時,頭腦已經清醒,能夠完全理解自己的狀況。
回想起來,那可能就是“智慧燒”吧。
——羅納爾丁·塞德蕾拉·韋斯萊是我的名字。
我變成了某部兒童奇幻小說中紅發家庭的第一個女兒。
家族排行老六,上麵有五個哥哥。
我並沒有前世死亡的記憶……一睜眼就穿越過來了。
我清楚地記得自己昨天還隻是個正常的小女孩,而今天腦袋裏多了一段名為張小麗的人生記憶,簡直像是轉生……算了,還是不要想太多了。
問題是,我不小心變成了小說中的角色,內在是個和平慣了的普通人,今後能活下來嗎?
更何況,這還是那個大名鼎鼎“哈利·波特”身邊的人肉盾牌,太難了……
再加上,我最後一次看原作是什麼時候來著?
二次創作網站和同人文對我的影響太大了,搞得我都不清楚原作的真正發展了。
我當時喜歡的多是原作改編的同人文,要麼是替代,要麼是拯救故事。
那些作品中,有的在第一話就已經脫離了原作,有的甚至在父母一代就薄殺伏地魔,所以更難弄清原作。
電影隻看到《密室》為止……丹尼爾·雷德克裏夫在拍第三部時因為拍攝日程的緣故突然長大了許多,所以我也就失去了繼續看的興趣。
當時我住在一個相對鄉下的地方,附近沒有電影院,等到DVD版出來時,我的哈利波特熱已經冷卻了。
長大後重新燃起熱情時,我更癡迷於找自己喜歡的同人小說……
再說,“羅納爾丁”這個名字不就是把“羅納德”直接改成了女孩的名字嗎?
一個女孩叫這個名字真的好嗎?據說這名字來源於家族的某個叔叔。
好歹在這個世界裏,我是他們期盼已久的長女,能不能多花點心思起個正常的名字?
這是原作的設定補正嗎?
好在小名“羅恩”變成了“羅尼”,這昵稱讓我勉強接受。
我的中間名是塞德蕾拉,借用了我父親亞瑟的母親,也就是原本屬於布萊克家的祖母的名字。
魔法界中從親戚那裏繼承名字是很常見的事,但同時借兩個名字也太敷衍了吧?
至少兩個名字都挑女性親戚繼承吧?
現在才注意到,我的姓氏看起來很有氣勢啊……明顯不是路人角色的存在感。
雖然本來就是個有名角色,血統上也屬於名門貴族,生活條件卻完全是平民,甚至屬於下層。
是的,遺憾的是,韋斯萊家在魔法界的生活水準非常低。
雖然不至於吃不上飯,但也僅僅勉強維持生活。
由於魔法的存在,水電氣費用幾乎沒有,加上是自家房產,所以不用付房租,才能勉強維持最低生活標準。
如果是在麻瓜的世界裏,生活早就崩潰了。
雖然我想了很多辦法,但家裏經濟緊張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缺乏計劃性,所以改善的難度很大。
說到底,不考慮未來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用,就生下了七個孩子,這樣的思考方式本身就不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