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月是故鄉最美麗的時刻,油菜花開遍了整個兵團的土地,黃燦燦的。蔚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陽光耀眼。申筱站在天與地之間張開雙臂,緊閉雙眼,希望家鄉的每寸光陰都能夠印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這樣,即使回到了那個忙忙碌碌的城市,也會感到踏實。因為有家鄉的回憶,有年少的記憶以及兒時的歡聲笑語和嬉笑怒罵。
年少的我們終將長大,不再理會媽媽的嘮叨,爸爸的擔憂。伴隨我們更多的是繁忙城市的公交車、地鐵站、人與人之間為了交流而交流的寒暄、為了工作而吃飯的聚會。。。。。。兒時那種純正的快樂似乎在我們長大的那一瞬間消失殆盡了,殘留給我們的溫馨回憶都躲貓貓一樣,被放進了被重重包裹的大口袋,仔細的保存,深怕打開之後會破壞我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平衡。希望是個好東西,隻是稍不留神就幻化成無盡的欲望,隻是一瞬間的事情。
說說申筱小時候的故事吧。由於她媽媽心靈手巧,從出生開始,她就穿著媽媽編織的各種樣式的毛線衣、裙子。申筱從小就比較愛幹淨,開始父母沒覺得什麼,可後來發現這個孩子是潔癖。媽媽在她臉上親一下,她要使勁的擦了又擦,洗了又洗。衣服上稍微粘點髒東西,就使勁的哭,吃飯的時候絕對不允許小自己兩歲的妹妹去廁所,可這個可愛的妹妹每次在申筱吃東西的時候都會要求去廁所。。。。。。買了一根冰棍,妹妹咬了一口,就不要了。總之隻要是自己覺得不幹淨的東西就馬上扔掉。這些太過偏執的習慣也使申筱受到了爸爸媽媽無數次的批評教育。那個時候,媽媽以為四歲的申筱孤僻、冷漠、不合群。媽媽說申筱上小學之前,方圓幾百裏的孩子都不敢接近她,隻有再她高興的時候能夠湊過來玩一會。媽媽說:“也奇怪了,申筱你越是不讓那些孩子接近你,他們還越是把你當娃娃頭,什麼都聽你的。”可是申筱知道,和她在一起的孩子,誰要是遭到了不公的待遇,申筱總是會出頭,把那個欺負人的孩子打一頓什麼的,總之有很多方式。
原來孩子的世界也是有規則的。規則從人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就存在了。
六歲的時候申筱直接上了小學一年級,兵團的孩子基本都是讀的子校,孩子們的父母都熟識,孩子們也基本上是從出生就在一起了,一起上學,一道成長。那個時候子校沒有幼兒園和學前班,孩子的學前教育基本上都是父母在家進行的,小學的花費也很少。現在一個好的幼兒園、學前班幾乎可以掏空父母的口袋,從有孩子的那一刻開始,大多數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在生活,拚搏。這是一個多麼殘酷的生活現實,婚姻不是為了愛情,很多人把湊活兩個字當成了順其自然的合理。悲哉!申筱的家庭在兵團算是不錯的,父親是連隊幹部,母親是職工,兩位相愛的男女細心的照顧著申筱。因為她父母自由戀愛結婚早,所以申筱作為家中的長女,幾乎被父母當做家庭教育的“試驗品”。成功之後她媽媽總會炫耀:“你看媽媽把你和妹妹教育的多好,都不用人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