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在軍火庫附近的房間中翻箱倒櫃,或者向著其他的方向撤離。

“穀雨兄弟,山水有相逢,後會有期!!!”

田元明同樣跟穀雨揮手告別,帶著手下的兩百多號人向著另一個方向急行軍而去。

而跟隨穀雨這邊的,加上他一連幸存下來的戰士們,共計約有兩千號人,可謂是浩浩蕩蕩。

也應該算得上兵強馬壯了吧?

當然,雖然這兩千號人大部分要麼是新兵,要麼是流民。

可就算如此,每人拿起一杆槍,懷揣幾十發子彈,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同樣不容小覷。

“指導員,傷亡清單和初步的人員及繳獲都已經統計出來了。”

剛走出青石鎮沒多久,剛剛走馬上任的勤務班班長莊樹便拿著一張清單跑到坐在擔架上的穀雨跟前遞了上來。

穀雨低頭看去,頓時眉頭微皺。

按照他的指示,所有的統計數據排在首位的必然是此戰犧牲的戰士,以及損壞的槍支彈藥。

而清單上顯示,在執行此次作戰行動前,一連的總人數已經擴充到了七百四十六人。

然而,經過這場激烈的戰鬥,一連的傷亡情況相當慘重。

清單上明確寫著,犧牲的戰士達到了一百八十九人,重傷需要緊急救治的則有五十七人。

輕傷但仍能繼續行軍的也有近百人。

這個數字讓穀雨的心情變得沉重,每一位戰士的犧牲都是他們無法承受的損失。

而這卻並非我方此次戰鬥傷亡的總人數。

還有約兩三百號的難民和被鬼子俘虜的華夏軍人也在這場戰鬥中英勇就義。

穀雨繼續往下看,清單上並未列舉此戰具體的武器和彈藥消耗。

但卻在下麵注明了原因。

那就是此戰的繳獲有點多。

許多戰士沒子彈了直接從鬼子身上,或者軍火庫軍工廠裏撿。

此刻又在急行軍中,根本不方便統計。

再下麵,則是此戰的繳獲列表。

首先映入眼簾的則是一長串步槍繳獲。

此戰他們共繳獲了步槍四百多支,並從軍火庫中弄到了一千多支,這才使得在場的眾人人手一支槍。

彈藥方麵,數量更是豐厚,足足有二三十萬發,平均到每個人都能分配一百多發。

此外,還有輕重機槍近十挺,這些機槍的火力凶猛,將極大地提升他們的陣地戰能力。

更為令人振奮的是,他們還繳獲了數門迫擊炮和擲彈筒。

這些炮兵裝備雖然數量不多,但對於缺乏重火力的八路軍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穀雨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戰鬥中,這些炮兵裝備將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除了槍支和炮兵裝備,手榴彈的繳獲也頗為豐厚。

共計約有近千枚,其中不少還都是適配擲彈筒的型號。

然而,最讓穀雨感到驚喜的,還是他們在軍火庫中發現的一批特殊物資。

那便是用於通訊的四部無線電台。

無線電台的繳獲無疑可以大大提升他們的通訊能力,甚至能直接聯係上團……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