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宣傳了趙爾豐在成都造就的血案,那血淋淋的事實,不是虛構而來,實事求是的和盤托出。四川各地的革命運動如火如荼,已經成為了燎原之勢擴向整個神州大地。
王離把手壓了下去,示意大家安靜後,接著道:“所以,為了我們敘州的安全,今天我們將要出征嘉定府,拿下嘉定府並解放嘉定府,實行三民鐵血主義。我堅信你們能贏得這場戰爭,因為你們是正義的,是為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而奮鬥的堅定的革命戰士。”
“中華民族萬歲!都督萬歲!”下麵士兵瘋狂起來,紛紛舉起手,喊出自己的心聲,發泄出革命的呼聲。
“口號我們都會喊,但是你們是不是我不知道,我希望你們都成為堅定的革命戰士,成為民族複興的功臣。可能在戰場上會死人,你們怕不怕?”王離揮著手,用詢問的語氣吼道。
“不怕!不怕!不怕!”
“這次為了革命勝利,為了革命的堅定和抗擊,我將會隨你們一起進行戰鬥。我將與你們一起生死與共,同生共死,為我民族複興而死,那是我最大的光榮。”
王離演講並沒有按照預先李恪所給的演講稿,而是發自內心,發乎一心的演說,雖然粗糙,卻顯得真誠。
陪同著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吃飯,慢慢的已經有著感情而不是一味的利用而利用。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雖然平時很操蛋,但是對自己的兵還真沒得說。
平時訓練下來還會跟士兵吹牛打屁,講講民間的黃色笑話。噓寒問暖,這是必須具備的領導條件,若想得到士兵的擁護和忠誠,首先你自己就得朝他們敞開心扉,心連心的交流,現代人聽起來覺得很惡心,但是事實如此。
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忠誠。一切都要你自己的付出才會得到。
這個時代,大多人還是很淳樸厚實,繼承了民族樸實醇厚作風和傳統,而不是後世那種虛偽而冷漠的世界。
他們充滿著熱血,龍血沒有冷卻,不屈的精神還在,還沒有被冷漠而無利不起早的社會給磨平。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民族。
即便是是現在的革命黨,依然沒有重視他們這個群體,也是最大的農民群體。在中國最大的群體便是所謂的草根階層,沒有得到這個時代的認可。
口號是有:驅逐韃虜,複我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但是孫鼓吹的政治綱領,開始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是在革命成功後,農民並沒有得到土地,依然照舊。他們付出了,包括無數的生命,最終依然是處於壓迫的階層,利益被地主,小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等奪取。
吹到最後,農民失望了,工人失望了。他們沒有得到相應的地位和平等,更沒有民主之說。而這些口號不過是政治人物的利用道具,最後才有了孫大炮的稱呼。
若非後來國民黨當家,又需要維護一個階級的利益群體,從而把孫推向了神壇。其實在王離心裏,孫隻是一個思想家,而且三民還是七湊八湊而成,並沒有從本質上解決。
魯迅給辛亥革命一個真實的評價:它隻革掉了一根鞭子,而心裏的鞭子和原有的舊勢力依然存在,一個半殘廢的革命。
這點,在他的小說中《啊Q》便能看到,在看看民國史,也就這麼個樣子。在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沒有幾個軍閥不是該死的人。
王離如此做法,其實也是為了修正這種虛偽的綱領,實實在在的執行下去,再好的綱領也需要人來執行。
其實,這次出征,他不擔心失敗,大不了調遣一千戰鬥機器人來,裝備現代的高科技武器,打鍾穎還不是手到擒來。
他不想動用,而是為了鑄煉士兵的靈魂,一個軍隊必須要有自己的靈魂即軍魂,那才是一支真正的鐵血雄獅。鋼鐵般的鬥誌,打不爛托不死的真正鐵軍。
他要的是這樣的軍隊,而不是那些烏合之眾。他要的以他的能力打造一支世界上裝備最精良,有著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意誌和鋼鐵般靈魂的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