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興奮得難以自拔,索性拉住了吆喝中的男子,急切地問道:“大哥,關於指南車,我翻閱過不少文獻典籍,均沒有詳細記載。請問,究竟是何人造出這輛指南車?”
那人看她如此踴躍,也是滿腔熱血,激昂地為大家講述了馬鈞重現指南車的過程,說得活靈活現。故事的大致內容是:北方有才子馬鈞,與他人爭論指南車存在與否,隨後兀自苦心專研,反複推敲,終於製成了傳說中的指南車,以事實勝於雄辯,從此,“天下服其巧也”。
最後,諸葛亮感歎道:“普天之下,果然藏龍臥虎,濟濟一堂啊!”
再往前,人群突然騷動起來,卻井然有序地往同一個地方跑去。見此情形,黃月英也跟著歡呼雀躍地湊熱鬧,完全不顧諸葛亮在後方高聲囑咐她當心點兒。
待諸葛亮好不容易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黃月英,卻見她無精打采地站在那兒,於是氣喘籲籲地說道:“夫人,下次不要亂跑,人多很危險······”然而,她卻隻是意興闌珊地歎了口氣。
順著她的視線看去,人群當中是一位氣質優雅的女子,不過二十,碧綠色的長裙,如水霧煙草,濯清漣而不妖,胸前是寬片淡黃色錦緞裹胸,外披勝白如雪的狐裘鬥篷,盡顯雍容華貴,鬢發低垂斜插蝴蝶雙飛金步搖。頸若削成,腰若約素,口若含丹,眉若遠黛,膚若凝脂,氣若幽蘭,舉手投足間似風拂揚柳,笑如牡丹花開,美得如此不食人間煙火。
不知有多少男人看得癡了,險些流出口水,還拚命地向前湧去,就連諸葛亮都久久沒有移開視線。
“哼,有這麼好看嗎?”黃月英不服氣地捅了捅諸葛亮,用力之大差點將他頂飛出去。
諸葛亮刹那間回過神來,揉著酸痛的腰際,苦笑道:“我並非在看她,嗯~該說隻看了一眼······”但見月英露出凶惡的眼神,他立刻轉移了話題,“是她的身份讓我有些在意,不自覺地思考入了神。”
“······長得漂亮,又是朱門繡戶的千金,該不會是看上人家了吧?”黃月英小聲地嘟嚷著,醋意甚濃。
她曾經以為,諸葛亮之所以會娶她,是因為黃家在荊襄擁有一定的權勢,而這不過是一場普通的政治婚姻。即使他對她百般照顧,也被看做是在履行某種義務,她自然不會放在心上,更別說萌生感情了。但最近幾日,兩人單獨相處下來,她的心境似乎有了不易察覺的變化,總是想要跟他說話,總是在意他的想法,總是喜歡看著他笑。
我戀愛了?!
想及此,黃月英不由地驚慌失措,麵紅耳赤,她羞澀地看向諸葛亮,卻見他正在詢問路人那名女子姓甚名誰,便猶如當頭潑了盆冷水。
“你說她啊,她可是益州牧的女兒——劉璃姑娘!”
(本章中提到的馬鈞,字德衡,生卒不詳,是三國時期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他在官渡之戰時提出過改進發石機,所以應該跟諸葛亮的年紀差不多,甚至更老一些。雖然那個建議當時沒有得到重視,但之後他所製造的“龍骨水車”,研製的“水轉百戲”以及改良的織綾機都深受百姓歡迎,幾千年來,他的功績和美名一直被勞動人民所傳頌。而指南車,其實是在魏明帝曹睿在位之時重現的,這裏提前引用了。好吧,是我寫完之後才注意到,也就不想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