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好風光啊!不都說,說,上有天堂,下有西川嗎?嗬嗬······”
聞言,諸葛亮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或許真如夫人所言所想——益州好風光啊!”
漸往西,少有平川曠野,地勢越走越高,怎一個險字了得?高崖深穀,崇山峻嶺,層巒疊嶂,飛鳥難渡,的確如後世李白所言,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除了官道之外,若非本地人士,恐怕很難找到其他出路,置身於其中,能夠深深地體會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魄。
途徑奉節魚複浦,從高處向下望,魚嘴、魚尾處各是一個出入口,魚腹肥大,怪石林立,此中道路幽暗曲折,儼然就是一道天然屏障。入內,頓覺失了方向,抬頭不見天日,低頭不見草木,四周寂靜無聲,死氣沉沉,充斥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壓抑感。
“我們該往哪走?”黃月英吞了吞口水,緊緊地勾住諸葛亮的手臂,但見對方回頭看了一眼,她便咧開嘴笑道:“有點冷。”
諸葛亮默默地雙頰微紅,兩人靠得更緊了些,雖然隔著厚厚的衣物而無法感知對方的體溫,但是心裏卻溫暖如春。
眼前出現了許多岔路口,有的寬敞明亮,有的需要矮身通過,有的越入越窄,隻能看到盡頭陰森如黑洞,叫人毛骨悚然。黃月英本能地向“光明大道”走去,卻被諸葛亮拉了回來。“夫人,若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走這裏。”
月英順著他的手指方向望去,竟是那條昏暗漸狹之路,“你確定?可它看起來像是一條死路······難道,此乃絕處逢生之象?”
“哈哈,我倒不認為有那麼玄乎,隻是環境使然的心理作用罷了。”說著,諸葛亮牽起黃月英的手向前走去,他回頭淺笑的模樣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耀眼,仿佛破曉的黎明,令人豁然開朗。
心理作用嗎?
······那麼,你所流露出來的關心,會不會也隻是我的,心理作用?
“此地幽僻靜謐,陰暗潮濕,確實讓人不寒而栗。再加之,不時有陰風陣陣,而石群的分布又恰好放大了風聲並擾亂了風向,使人很難憑著感覺找到出口。雖然之前站在高處已經縱觀了整個魚複浦,但其內部顯然比表麵上更加撲朔迷離。就如這條岔路,若是從上方看,分明是可以通過的,但真正麵對它的時候,卻極容易受到誤導而避開······”
大概是很久沒有這麼暢快地交談了,他滔滔不絕地說,神采飛揚,她在一旁認真地聽,不時插上兩句。
“既然如此,隻要爬到高處,不就可以找到出路了嗎?”
“你可以摸摸岩壁。”
“······這,這是苔蘚?!”
“嗯,此處很適合苔蘚生長,以至於岩壁非常的滑,想要攀爬上去,估計不太可能。”
“哇,這麼說,如果在這裏安置足夠的機關暗器,豈不是可以困住千軍萬馬?!”
“哈哈,順便在入風口燃起熏煙,保證他們到死都走不出來!”
“對啊,對啊,還可以······”
兩人有說有笑地走出了魚複浦,始終興奮不已。諸葛亮細致地描繪著改進後的石群陣型,黃月英熱情地比劃著各種陷阱設計。從天明到天黑,再從天黑到天明,似乎總有說不完的想法和話題,直到“成都”的匾額映入眼簾,高掛於城門之上閃閃發光。
(今天終於有一位讀者投了推薦票,感激涕零之下總算有了點信心,寫書確實不容易啊!我暈,受chong若驚的chong字居然變成了小星星,網文掃黃還真是嚴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