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打探消息(2 / 2)

石頭、剪子、布?有意思的玩法······這“月姑娘”的腦袋裏到底還裝了些什麼?

諸葛亮對黃月英的為人是越發感興趣,醜得讓人不能直視,才氣卻又令人折服,他想知道如此極端的兩種特性集於一人身上會是個什麼樣子。腦海中突然浮現出“月姑娘”的模樣,還有她那“高深莫測”的笑容,諸葛亮忍不住笑出了聲。

哈哈,是有夠醜的。

不自覺地陷入了回憶裏······真希望早點見到“月姑娘”。當發現自己有這個想法時,諸葛亮瞬間麵紅耳赤,心跳加速,於是他不得不停下腳步調整呼吸。本想去某個山頭俯瞻一下白水鄉的風光,順便欣賞欣賞日落西山的美景,卻不知為何心亂如麻,隻好就此原路返回驛館。

諸葛均看到早早回來的諸葛亮,甚是驚訝,見他臉色有異,又不敢多問,於是小聲地嘟嚷道:“我就說你會後悔的,外頭的傳言可沒什麼好話。”

諸葛亮端坐在房中,手握書卷卻隻字未進,難免有些鬱悶。抬頭一看,天色已晚,不知過了多長時間。

漫漫長夜,竟成了不眠之夜。

當第一縷陽光照射進來,諸葛亮緩緩地睜開眼睛,隨即起身打開了房門,早晨的露水似乎散發出清甜的香味,微風吹過令人神清氣爽。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夢醒誰先覺,平身我自知。”

他輕聲念著南陽草廬中寫出的詩句,如今卻少了那份淡然,多了一些自嘲之意。

“月姑娘”,時隔多年,今日便可相見,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我呢?

待諸葛亮和諸葛均準備就緒,兄弟兩人提著聘禮叩開了黃府的大門。說明來意之後,便被引進了堂屋,不一會兒,黃承彥容光煥發地從後堂出來迎接。

“孔明,你來得正巧,月英今日方能回府,你們可以見上一麵,順便將婚事定了!哈哈哈哈······”黃承彥笑得合不攏嘴。

“黃老先生,亮此番前來準備了些許彩禮,還望笑納。實在慚愧,沒有什麼像樣的貴重之物,若黃老先生不嫌棄在下卑鄙,願將女兒許配於我,亮定當不負厚望。”諸葛亮恭敬地作揖,並向黃承彥介紹站在自己身後的兄弟,“此人乃吾弟諸葛均,字孝平,現與我同住一室。”

諸葛均也很有禮貌地拱手鞠躬,“孝平見過黃老先生。”

黃承彥笑眯了眼,摸著胡子頻頻點頭,“好,好,汝弟也是一表人才!”他熱情地引坐,並讓人送上茶水糕點,“孔明,孝平,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何必如此見外?同月英一般叫我黃老爹就行。”

“······”諸葛兄弟同時語塞。“爹”這個字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實在無法開口。

眼看氣氛有些尷尬,黃承彥索性握住諸葛亮的右手,和藹地說道:“不急,不急,凡事都得順其自然,咱們有的是時間。”

諸葛亮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微紅著臉笑道:“多謝黃老······先生抬愛。”他猶豫了一下,發現還是叫不出口,隻好轉移話題,“敢問黃老先生,方才在門口看到兩隻小狗模樣的木頭架子,不知是何物?”

“哈哈,你說木狗啊,是月英一年前造出來的,隻要擰轉它的耳朵,那家夥就會搖動尾巴並且發出聲響。”黃承彥親切地解釋著,並將其搬進屋裏演示起來,果然木狗乖巧地左右擺尾,小嘴開合間發出咚咚咚的碰撞聲,就像有了生命一般。

“不知這木狗有何特殊之處?”諸葛亮自認也算見多識廣,卻從未碰到過如此令人稱奇的東西。

“這······老夫也不是很清楚,月英隻說她用了‘發條’,卻未加詳細描述。直至今日也不知這‘發條’究竟為何物,老夫深感慚愧。”

諸葛亮翻來覆去地查看,好奇到想要把它給拆開,多虧了諸葛均在一旁扯了扯衣袖,他才稍微有些鎮定。

於是,三人繼續有說有笑地暢談起來。

(喜歡本書的話,還請留言哦,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