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海島情(1 / 3)

我的大學坐落在一座美麗的海島城市,那裏四季溫暖如春。

我很喜歡沿海的那條生態長廊以至於很多年後它依然經常出現在我的夢裏。

和他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我們時常這樣手牽著手在晚風中散步,走累了,就坐在街邊巷尾,來一碗酸奶炒冰。他其實不喜歡這些街邊小食,但是每次還是陪我坐下來點上一份。

四年前,我瞞著父母悄悄改了誌願。他們想讓我學師範,畢業之後回老家找一份教師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安安穩穩地陪在他們身邊;可那時的我心高氣傲,有著遠大的理想,那就是成為一名專業的新聞記者,遊走在光明與黑暗之間,走近社會,揭露真相。

來到這裏之前我從沒想到自己會成為這所學校的“話題”人物。

這件事要從我應聘上穆教授的助理說起。

穆教授是傳媒學院的老師,按照他的學術成就完全不用帶本科生的課程,可他還是選擇走進喧鬧嘈雜的階梯教室給我們上課。他的課堂上很少有板書,也從來不用ppt,僅僅憑著一張嘴和滿腹經綸足以讓我們讚歎不已。

他常常說,學傳媒,了解再多的理論也不抵有一顆明白的良心。

教我們的那一年他29歲,早已經是學院裏最年輕的教授。

他時常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笑起來嘴角微微上揚,顯得儒雅隨和。

學校裏關於他的傳聞版本眾多。不過眾所周知的是兩年前穆教授的妻子因為意外去世。為了懷念亡妻從那時起他就隻吃素不沾葷。

因為工作需要,穆教授在學院群裏發布招聘的通知。

做穆教授的助理是傳媒學院每一個學生的夢想,我也不例外。

麵試那天我特地選了一套正裝,紮了個簡單的高馬尾,想讓自己顯得成熟穩重一些。

我坐在教室門口,表麵雲淡風輕,但內心深處已經無數次模擬我和他見麵時對話的場景。

麵試中穆教授問我為什麼要選擇傳媒專業,我想也沒想,堅定地說,為了維護正義,尋求真相。我相信他也問了其他同學這個問題,可能也有同學做出了和我一樣的回答,但是最終我被錄用了。我欣喜若狂,能跟在穆老師身邊這是何等的幸運。這意味著我不僅能夠接觸到一手的學習資源,而且對於我之後的保研也有極大優勢。

作為助理,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幫他整理課件資料以及學生上傳的作業。這些活並不累,他也從不催我,利用課餘時間完全能夠處理。完成工作後,我時常會坐在他的辦公室裏看書,不知道為什麼在那裏我總是能夠很容易靜下心來。

每周三我都有機會見他一麵,因為這一天他會來辦公室澆花,說是澆花,其實他的辦公室裏隻有一盆綠蘿。他完全可以開口讓我來,不用自己親自跑一趟。

我想也許是那盆綠蘿對他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穆老師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為人親和,笑起來眉眼盡是溫柔。學生們都很喜歡他,我也是他眾多仰慕者中的一位。很多同學都羨慕我,能夠有機會和他單獨相處,可我和他除了交接工作的事情,並沒有多聊些什麼。

直到那個雨天,他才真正走進我的生活。

我的家庭並不富裕,為了緩解父母的壓力,我每個星期都會坐一個小時的公交去市區給一個孩子補課。

那天雨下的很大,可我偏偏忘記了帶雨傘。我在公交車站台邊探著身子焦急地張望著,期盼公交車能快點到來。

突然一輛黑色轎車停了下來,裏麵的人衝我鳴了一聲笛。在雨刮器來回刷蹭的間隙,我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臉龐。“穆教授”,我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地向他打了聲招呼。

“快上車”,他按下車玻璃窗門對我說。

我看著瓢潑的大雨,又看看自己濕透的衣服,來不及多思考,坐上了他的車。

上車後,他遞給我了一包紙巾。我接過紙巾連忙說了聲謝謝。

“前麵紅綠燈路口就是我家,可以先去吹吹暖風,等雨小點我再送你回學校。”

我捏緊衣角點了點頭,回了句“好”。

穆老師的家在三樓,房子整體裝修簡約。進門是掛壁電視,對麵有一張素色沙發。餐廳和客廳之間的隔斷櫃上從上到下擺滿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