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征川(七)(2 / 2)

這可說出其餘眾人心聲,紛紛應聲附言。武安卻想的更多,能少死點人還是比較好的。

武安道:“攻城一事能輕取最好,但也不要寄予太多希望,從即日開始,你們不要吝惜性命,拿出S1省軍的勇氣,早日謀奪成都城才是正經。”

眾將轟然領命出帳後,武安上下仔細看著掛在身後的地圖好久,才回身對宋獻策道:“軍師,讓你秘密聯係土司的事進行的如何了?”

宋獻策道:“大都督,大多土司頭領對派去的人很是善意,這些人沒有大誌,隻需用錢財收買就能為我所用。”

武安冷笑道:“土司製度是為患的根本所在,土司首領各個手握兵權,倒似土皇帝,偶有秦良玉一樣忠義之士,也是鳳毛麟角,不能代表全部。先讓他們囂張享受幾日,日後平了全川,定要改變這種局麵。”

宋獻策點頭稱“是”,笑道:“那些土司欺軟怕硬,眼看大都督兵威強勁,許多人都願意出兵相助大都督。”

武安馬上拒絕,道:“不行,若今日得他們兵馬,雖對於咱們眼前來說有利,卻後患無窮。以他們豺狼的習性,實會茶毒戕害無辜百姓,日後剿滅也是麻煩的很。”

後世直到滿清時,朝廷廢除土司製度代以府縣,這才使中央朝廷大大加強對西南邊區的控製。當然對於一些偏遠地區,朝廷還是無能為力。

宋獻策想想道:“既如此,大都督應嚴令各地土司駐留原地不動。順著為我同盟,逆者為我仇寇,並對歸順者賞以錢銀,恩威同使才能讓其聽命。”

“恩,就這麼辦吧。”武安還沒攻下成都,不想節外生事,“但派去的人行事但凡有個度,不能讓土司以為咱倚重他們,就無法無天。”

宋獻策走後,武安再次看著地圖出神。成都外無援兵,攻下是沒有太大艱難,僅剩下時間問題。他想的是占領S省後的事,明軍如今是不堪一戰,這是不爭的事實。武安如果在S1省建國,那就是三分天下了,當初宋、西夏、遼三足鼎立,現在武安做的事世人不是不能接受。

在武安看來,明廷最終淪落主要原因就是普通百姓負擔太重及國庫太窮,通俗講,原該占有大部分田地的宗師勳貴士人卻偷稅漏稅,致使明廷財政每況日下,而這些人聯合力量就是皇帝也不敢輕易得罪。

國難思良臣,萬曆皇帝廢除張居正改革,短短六七十年,江山社稷土崩糜爛,無力回天的崇禎皇帝才想起這位身正令行的忠臣。“板蕩之後,而念老臣。播遷之餘,而思耆俊。”徹底為張居正平反,並尊其為國師。

可以說崇禎明知江山症結所在,卻無張居正一般忠臣可用。而武安是重新開始翻洗各種勢力,這就是最大優勢。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