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藏寶地庫(2 / 2)

“這內洞四周點著蠟燭的地方是燭火台座,備用的蠟燭足夠一個月的連續照明。”

陳玉仙團長一邊聽二連長介紹,一邊仔細視察現場,覺得這個地庫的設計與施工都非常到位。

她對工程項目感到非常滿意,同時也對二連官兵的辛勤付出表示誠摯的慰問!

視察中,先行馱運到的箱子已開始搬進地庫,陳玉仙團長見狀,便交待二連長負責指揮好箱子的安放工作和洞口的封閉工作,自己一行4人則退出洞外,準備動身返回指揮部。

3天後,4號和5號地庫完成封閉工作,並進行了地表綠化偽裝,兩個項目宣告竣工,原有的方位圖紙和施工設計圖紙也如數上交到陳玉仙團長的指揮部。

與此同時,從成都運往欽州的首批財寶已安全低達。南方分舵與西方分舵兩支護運隊會合在一起後,組成了由總舵主李飛虎親自率領的17大員分工負責的聯合護運隊,共計78人,開始展開浩浩蕩蕩的財寶轉移護運行動。

行動開始前,總舵主李飛虎召集各路頭領開會,部署財寶轉移的相關準備工作。

會上,總舵主李飛虎鄭重地說道:“諸位弟兄,我梅花會負責保管的財寶即將進行大規模的長途轉移,此次任務非常艱巨,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為確保完成任務,各項工作的負責人必須周密安排,再三斟酌,不得出現任何紕漏。

西方分舵轉運的財寶共分3批轉移,粗略估計每批共需準備38輛馬車。根據運送線路狀況,從欽州到十萬大山的直線距離有120多裏,實際的道路彎曲距離有330多裏。因此,從欽州出發時宜用卡車運載,到達平旺鄉的鬆樹灣再改用馬車運。另外一條是走水運線路:即從欽州出發送到澎水碼頭後改為水運,然後再改用馬車運行,再從鬆樹灣這條道走。目前,運輸工具已調集到位,隻等統一行動了。現在,我命令:王逢知舵主率領西方分舵的弟兄負責出發前的箱子裝運工作,一部分弟兄跟隨卡車護送,另一部分弟兄從水路護送。”

“是!”

王逢知舵主接受任務後坐下。

“陳識滿舵主。”

“到!”

陳識滿舵主起立接受任務。

“你帶領南方分舵行動組的一半弟兄先行騎馬趕到平旺鄉的鬆樹灣,檢查好馬車,以迎候卡車的到來。另一半弟兄負責將馬車趕到廟口灣,接應從水路來的弟兄。”

“是!”

陳識滿舵主接令後坐下。

“其他弟兄按各分舵舵主的安排,分工負責好其他各項工作。”

眾弟兄一齊應道:“是!”

總舵主李飛虎環顧一下眾人,然後嚴肅地命令道:“會議就開到這裏,大家立刻開始行動!”

“是!”

眾人散會後,紛紛開始落實各自的工作。

兩個小時後,走陸運的這一路派出了6名騎馬的隊員先行出發探路,隨後,全副武裝的護運隊員分乘頭尾兩輛卡車,並押著7輛裝運財寶箱的車子開始啟程。而走水運的這一路則將貨箱運到碼頭後,便派出其餘全副武裝的弟兄隨船護送。

說來也真幸運,陸運車隊一路上均未遇到任何麻煩。他們從欽州出發,用卡車載運到平旺鄉的鬆樹灣後,又改用馬車轉運,然後在陳玉仙團長派來的警衛連的接應下,非常順利地就抵達十萬大山。此批箱子經獨立團之手,很快便搬運上山,整整裝滿了兩個地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