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仙指指前麵的嶴裏村說道:“我們了解過了,這個村叫嶴裏村,有19戶,人口共121人;對麵的兩個村,一個叫大毛坪村,有23戶,137人,而黃坑村隻有17戶,共77人。你看,是不是3個村都去轉一下?”
李飛虎問:“裏麵兩個村離這個嶴裏村遠不遠?”
“不遠,3個村呈三角分布,到這個嶴裏村的村尾就能看見裏麵的兩個村莊。”
騎馬在後的梁向東參謀長補充介紹道。
“好,我們先不進村,到村尾看一下再說。”
說完,李飛虎揮了一下馬鞭,騎馬快速前行,其他人都隨後跟上。
一行人騎馬來到村尾,待看到了裏麵的兩個村莊後便停下馬步。李德龍從李保財那兒要來望遠鏡,對著兩個村掃視了一遍,其村容村貌及其地理環境便呈現在眼前。
為了不引起過多村民的注意,李飛虎決定不去裏麵兩個村,而是找嶴裏村的村長談談。
梁向東參謀長曾來過該村多次,此地他最熟悉,故此,理所當然的應由他在前麵帶路。
一行人騎馬進村後,引得村民們紛紛前來看馬,特別是小孩子最為好奇,都嘰嘰喳喳地圍著馬匹指指點點地傻笑,李飛虎一行人隻好下馬步行。
梁向東熟門熟路地將帶李飛虎、陳玉仙、高如根領進村長家後,5名警衛員則留在外麵看護馬匹。
村長見梁向東參謀長一行來到自己家,便受寵若驚地請貴客入座,然後吩咐內人前來泡茶,還上了一些南瓜子、番薯幹等土貨招待客人。
梁參謀長介紹道:“村長,我來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的長官,李將軍;這位是我們的陳團長,這位是高副團長。”
村長是位70多歲的老人,姓葛,聽得梁參謀長的介紹後,竟驚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招呼。也難怪,山裏邊的人沒見過世麵,突然間來了這麼多當大官的,焉能不緊張?
李飛虎見葛村長隻是點頭傻笑,便和藹可親地說道:“老村長,我們一行人突然冒昧地前來造訪,打擾您了!”
“噢噢噢,沒關係!我是認識梁參謀長的,諸位長官,請喝茶,吃茶點!”
葛村長回過神來,便熱情招待道。
“老村長,你也一起坐下,咱們聊一聊。”
“噯!”
葛村長聽話似地搬了一張凳子在對麵坐下。
“我看您的家境還不錯,家裏有幾口人啊?”
為緩解氣氛,消除老人的緊張感,李飛虎特地與老人拉起了家常。
老人答道:“我們家共有10口人。大兒子已自立門戶,他們家有4口人,兒子兒媳和兩個孫子。我和內人與小兒子一起生活,小兒子一家也有4口人,二兒媳,還有孫子和孫女。”
李飛虎麵帶笑容地讚道:“您好福氣啊!能享受天倫之樂了!”
“哪裏哪裏,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能相安無事就算不錯了!”
從葛村長的話音中聽得出來,他與小兒子一家可能有些疙瘩,也許離他理想中的天倫之樂還有一定距離。
客套話畢竟是客套話,對於老人的一些家事是不好細問的。李飛虎猜得出老人有難言之隱,故而轉換了話題:“老村長,過不了多久這裏就要打仗了,你們怕不怕?”
一聽要打仗,老人立即答道:“啊,要打仗?這可使不得,使不得!一打仗,我們村就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