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 古洞自修仙,南嶽道姑蠻(2 / 2)

又走了百丈的樣子,洞底已然變得平整寬敞,石壁潔淨,裏麵還有一個洞口。洞內卻是一間經過人工布置的石室,還有兩張石床,石幾、丹灶俱全,不由喜出望外。

複又出來,再往裏走,又發現一間石室,裏麵陳設大同小異,繼續下去,共有一十三間,而石床卻有二十三張,隻因為三間內一床一幾而已。

另外在洞道最裏麵還有山泉流水叮咚,可供洗漱排解之用。

……

墨明非是被洞口的異聲驚醒的,這已經是他在這裏修煉的三個月後了。

現在的他修煉長春功已然頗有心得,血脈中時時汩汩作響,眼亮耳明,身體長高了不少。

但他吃得卻愈發少了!

“食氣為生,降欲伏意...快修煉到長春功第三層了。”

穿好衣服,摸一把溫熱的玉床,隨意地拿起牆壁上立的粗木棒,他向外走去。

洞內並不冷,但外界已然北風呼嘯,連雪都下過兩場了。

……

此時的洞外站著兩人。左首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道姑,鐵青著臉,薄唇緊閉。

右邊是個六十歲左右的老者,右手撚著長須,麵上露出思索之色。

兩人背後都插長劍,目光都盯著墨明仁搭蓋在洞口上的草棚。

那長須老者猶豫了下,忽然開口:

“陸師妹,靈音祖地成了這般狀況,師兄有愧。但裏麵又沒有什麼東西遺留,是誰費些氣力進去居住呢?”

那中年陸姓道姑似乎強忍了怒氣,說道:

“程師兄,你是守山之人,卻長居西京城中做了員外爺。現在門派祖地被人占了,不說自己疏懶,還怪別人勤勉不成?再說,那些溫玉石床也很不錯,若不是遠,我一定全搬去衡山!”

這道姑俗家姓陸,道號飛羽,是南嶽衡山靈音宗的現任掌門。

而那老者姓程,名叫子淨,是靈音宗終南祖地的護山弟子,論及輩份,兩人確實是師兄妹。

靈音宗始興於唐朝,據說當年是劍仙門派,隻是後來被魔宗攻破,眾弟子盡皆力戰而亡,虛空洞天分崩離析,隻剩這外洞未毀。

後來有人立起靈音宗的旗號,卻是再無正統道術劍訣,隻授旁門左道之法,和俗世擊刺騰躍之功,並延續到前朝。

又逢異族入侵,靈音宗弟子下山抗擊,邊退邊戰,後來見大勢已去,也不願意北返,便幹脆去了衡山隱居,建立了靈音宗南派。

而這裏的幾名留守弟子比較憊懶,又都是本地富戶出身,商量了一番,便封洞回了各家。

頭幾年還有人來看,最近這七八十年,就都給忘了。

正說之間,茅棚下有了動靜,兩人不約而同退步凝神,注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