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胸襟博大,樂觀宏達,且多在危難之中見精神。
電視劇上的曹操多有大笑的場景,征戰拚殺無論勝敗如何,曹操始終不為表像所動。勝不驕,敗不餒是他勇武氣質的又一大特色。征烏桓迷走沙漠生死攸關,唯曹操能想出使將士望梅止渴而戰勝自我脫離險境的妙策。這種置生死於度外的樂觀精神正是玉成一世英雄的根基。赤壁大戰,曹氏慘敗,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帥風範,笑指江山,暢言地利,高度集中地體現了曹操的鴻鵠之誌。至於濮陽之戰呂布以戟擊操盔而厲問之:\"曹操何在?\"曹操以袖掩麵而答:\"前麵騎黃馬者是也。\"再後來被馬超緊追中棄袍割髯的舉止均是一般人臨危而不能的。死在眼前,曹操仍能不怯不亂想出辦法脫險而去,這其中也不僅僅隻是樂觀宏達,而是很有些幽默,很些詼諧的道行了。
“大重之舉果絕,險危之行無懼,風雲詭譎,笑談其間,唯大英雄者可稱之。曹公曹孟德者,誠如是。”
3、性格的複雜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現和融合。
曹操算得上一個標新立異的改革派,但他所採取的手段和措施又是非法理性的獨斷專製殘酷無情。他雖\"挾天子以令諸侯\"感震天下,卻又始終小心奕奕保護著苟延殘喘的舊勢力的代表劉漢王朝,至死不渝,拋棄了從內容到形式的徹底革命,墮入了半途而廢的結局。
曹操廣屯田,修水利,倡節儉,輕徭薄賦,抑製豪強,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無休止的爭權奪利,無意義的軍閥傾軋又慘殺了大批降卒和勞力,更深地加重了百姓的痛苦,阻滯了社會的進步。伸出去力圖改革的大棒打在了自己的腦袋上,田野裏隻有多些白骨,多些流民,多些啼饑號寒的哭聲而已。
曹操渴仰賢才,廣納善良,不止一次地下過招賢令、求言令,確實給當時人妖莫辨的汙濁社會吹進一股清新之風,讓有報復於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線希望。但他對網羅來的人才首先一條要求是他們必須無條件地為曹氏集團服務,俯首貼耳地聽命於他一個人,任由他私欲野心的驅使。否則,稍有不苟,必遭懲罰。這種手段和心胸又極大地摧殘了天才們才華的發揚光大。孔融、楊修、荀彧、華佗這些世上少有的奇才慘死於他的手中,就徹底撕毀了他偽善的麵皮。
曹操多才多藝,不僅在軍事上是個統帥,在文學、音樂等等藝術方麵也多有創見。他別具一格的詩歌創作成為文壇上一代新風的標誌。然而,他又沒能達到頂峰,囿於開創而無大建樹,著述不多難成係統,成就和影響遠遠不如他的兩個兒子。他寫詩注重內涵的張揚而忽視形式地變革,新酒裝進老瓶子,新酒也便成了無根飄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