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族兄夏侯敦而言,夏侯淵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將領,擅長打運動戰,所以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淵參加過曹操指揮的歷次戰役,並且經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亂。最出色的一次戰役是攻打韓遂的興固之戰,韓遂的部下多為氐族和羌族,十分精銳。夏侯淵長途奔襲,襲擊了韓遂的後方,韓遂來救,又當機立斷,以疲勞而且不占品質、數量優勢的軍隊一舉擊敗了韓遂,韓遂從此一敗塗地,坐待夷滅。又消滅了割據河西長大三十多年的宋建。涼州各族的族長酋長看到夏侯淵,都心驚膽戰。曹操平定漢中以後,又以夏侯淵鎮守漢中,在與劉備的漢中爭奪戰中戰死。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娶曹操堂侄女為妻,也和曹氏有姻親關係。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年輕時曾為曹操替罪坐牢,後被曹操營救。
190年,曹操在陳留起兵,夏侯淵先後任別部司馬、騎都尉,後來又升為陳留太守、潁川太守。
200年,夏侯淵被任為督軍校尉,參加官渡之戰,獲勝後受命掌管兗、豫、徐州軍糧,當時曹軍糧少,夏侯淵及時運糧,保障了供給,軍威得以複振。
206年,昌豨再次起兵反叛,曹操派於禁前去攻打,不能攻克,於是又派夏侯淵前去。二人合力,擊降其十餘屯,昌豨為於禁俘斬,叛亂遂平。回軍後,夏侯淵被拜為典軍校尉。不久,濟南、樂安黃巾軍徐和、司馬俱等部攻城掠地,斬殺官吏。夏侯淵率泰山、齊、平原郡兵大破黃巾軍,斬殺徐和,平定諸縣,並奪其軍糧補充自己的部隊。
209年,夏侯淵行領軍隨曹操征孫權,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曹操回軍後,派夏侯淵督諸將擊破廬江叛將雷緒。後來,夏侯淵又擔任征西護軍,督徐晃等攻太原,攻下二十餘屯,平定商曜之亂,屠其城。
211年,曹操派司隸校尉鍾繇征討張魯,派夏侯淵等率兵出河東,與鍾繇合兵。鍾繇入關後,關中諸將起疑,以馬超、韓遂為首的十部聯軍,據守潼關抗曹。夏侯淵隨曹操出征,在渭南之戰中擊敗馬超。夏侯淵又督朱靈平定隃糜、汧氐,與曹操會師於安定,擊降楊秋。
212年,曹操回鄴城,讓夏侯淵行護軍將軍,督朱靈、路招等鎮守長安,率軍擊降了南山賊劉雄,進攻馬超、韓遂餘黨梁興於鄠,擊破梁興部隊並殺掉梁興。夏侯淵因功被封為博昌亭侯。同年,馬超捲土重來,包圍涼州刺史韋康於冀城,夏侯淵增援未到而韋康投降。當夏侯淵進軍至距冀城200餘裏時,馬超出城迎擊,夏侯淵軍交戰不利,此時汧氐造反,夏侯淵引軍退回。同月,冀城屬吏楊阜起兵反馬超,馬超兵敗,投奔張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