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章 二進長安
長安,事隔不到一年,張浪又再一次回到長安。
陽春三月,草長鷹飛。陽光明媚,百花開放。長安也熱鬧起來。
這次看起來比上次繁華許多,商販也多了,街上也熱鬧起來,雖然張浪名聲雀起,那也隻限在徐州,經過一年,相貌雖然變化不多,但明顯多了一股穩重的氣質,就算王蒙,李方,董升之輩在自己麵前,他們也不一定認的出來。
在去長安的路上,張浪可是快馬加鞭,馬不停蹄的跑。因為史書上記載王允設連環的時候是公元192年四月,同月,呂布殺死董卓,王允捉蔡邕下獄,隻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給自己了。徐州去長安路程實在遙遠,幾乎橫貫了半個中國。自己不加把勁實在不行。
此時天色已暗,張浪立在金壁輝煌的蔡府麵前,感慨許多,人生的際遇就是如此的不可捉摸,頭一次自己是以難民的身份出現在蔡邕麵前,這一次,可以用女婿的身份進入。當然這事情隻能在蔡邕麵前,要不然讓別人知道就是自己打劫了文姬,還不給五花大綁才怪。
守衛的士兵顯然換了一批,不過張浪運氣很好,蔡邕這個大忙人竟然在家裏。
在書房練字的蔡邕得知張浪到來,急出來迎,看來也是思女心切。
蔡邕出來時見張浪靜靜的站在一邊,看外麵來來去去的人群。從他側著的臉上,分明看到老練和成熟,精幹和剛毅。心裏不由暗贊。蔡邕又左顧又盼,見文姬沒有到來,心裏十分失望,雖然知道她不大可能會來,可是心裏總希望什麼吧。
蔡邕還是老樣子,如果硬要找出什麼新的變化,也許就是臉上又多了幾條皺紋,頭上白發更多。
兩人禮後,一同走進大堂。路中蔡邕不時問起文姬的事情,偏張浪沒給他好臉色,一進門後就陰暗著臉,對蔡邕的話愛理不理,弄的這個大官一鼻子灰,又想不出為什麼,自己哪裏出了差錯,想大聲質問,卻發現沒有火氣,隻有納悶的陪走進客廳。
待兩人入坐完畢後,蔡邕才又心急又無奈道︰“之清,你到說琰兒近來可好。?”
張浪臉陰沉了半天,見蔡邕坐立不安,臉有擔心之色,想來他也是從自己這個表情上,聯想到什麼。心裏暗說聲對不起。終於開口沉聲道︰“你也學會開始關心你女兒了啊?”
蔡邕大為不滿有些怒火道︰“之清何出此言,老夫本來就是十分關心文姬。”
張浪反駁道︰“我看不是,如果是的話你為什麼要她嫁給衛仲道。”
蔡邕先愣了一下,然後苦笑,接著軟做在椅子上︰“之清還提他啊,前些日子聽郭大人提起,衛仲道思念琰兒成疾,不久前 血而亡。”
張浪聽了也大愣,想不到文仲道還真的是癡情種子一個,自己害人不淺。
蔡邕望著張浪那陰陰沉沉的臉,忽然心裏有種不祥的感覺,急站起來,捉做張浪手臂連聲道︰“琰兒怎麼了,是不是出什麼事情了。”
張浪演戲功夫十足,先嘆了一口氣,接著用一種沉痛又悲傷的語氣道︰“文姬身染重疾,眾醫束手無策,她心裏十分掛念大人,所以之清日行千裏,連日兼程,希望大人能去見文姬最後一麵。”
“啊”蔡邕大驚失色,整個人搖搖欲墜,臉無血色蒼白無比。張浪急忙扶住他。
心裏湧起一股欠意,知道這樣做很不好,看著蔡邕傷心的表情,心裏十分的過意不去,但是一想到一月後的事情,唯有緊緊咬牙,希望蔡邕能堅持住。
蔡邕到底十分的堅強,那是泊江湖數十年所磨練出來的,隻見他雖然神色淒涼,卻仍神智清醒道︰“琰兒得了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