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吃完流水席,送走前來賀喜的客人,在親朋鄰裏的幫助下,陳家人將借來的桌椅碗筷陸陸續續的歸還給了主人家,又留著這些幫忙的人吃了晚飯……關上院門已經是深夜時分。

在兒子兒媳的幫助下,陳二嫂子將客人送來的賀禮一一歸納。其中最實用也最闊綽的當屬二孫子那些領導送的暖水壺、搪瓷盆、毛巾之類。其次就是桌子上那一小摞紅寶書,這是她家二孫子的同事送的,裏頭或多或少的夾著五六毛的現錢或者一張小麵額的糧票、布票什麼的。

剩下的就是一幹嶽溪村村民的隨禮,一大把野菜,五六個雞蛋,幾條鯽魚,一小塊布……拿得出手拿不出手的應有盡有。

看見這些,陳二嫂子也不惱,一是早就做好了虧本的心理準備。這二來嘛,大好日子實在是沒必要斤斤計較。最主要的是,誰家不是這麼過來的呢!

想當年她家老頭子剛病死那會兒,家裏頭連個銅板都找不出來,底下還有三個半大的孩子嗷嗷待哺。她那時也是厚著臉皮抱著把野菜帶著一家老小就往辦喜事的人家家裏跑,雖然這事不光彩,背地裏指指點點的人不少,可也沒有誰會真的去計較什麼。

這會兒想起來,不過是將心比心罷了。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時來運轉,陳家可是嶽溪村裏頭一份的富裕人家。

除了她小女兒嫁了個狗東西,年紀輕輕的就被害死了一條命之外,她家大兒子在村裏生產大隊做大隊長,地頭蛇一般的存在。小兒子在縣裏的供銷社做售貨員,平日裏油水不少。八個孫子孫女裏三個大的進了工廠或軍隊吃皇糧,五個小的還在唸書。

可以說等她老婆子一蹬腿,她老陳家可就算得上是更換門庭,從鄉下泥腿子變成體麵的城裏人了。

今天娶媳婦的就是她家小女兒的大兒子,她的二孫子。當年她小女兒出事之後,她就收養了小女兒的兩個兒子,這一晃眼的,十年都過去了。

陳二嫂子美滋滋的哼著鄉間小調,一邊想著廚房裏的那堆小山似的野菜是醃起來好呢,還是直接曬幹好呢。然後轉頭就看見二孫子夫婦扭捏的左顧右盼,好不羞斂。

陳二嫂子猛的一拍大腿,臉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花,自責的說道:「你看我這,光顧著整理東西了,誒呀……你們夫妻倆還愣著幹什麼,該幹嘛去幹嘛去,別管我們。」

老人家說的委婉,旁邊幾個十來歲的小子瞬間兩眼放光,扯著小嗓門起哄道:「喔,鬧洞房,鬧洞房……」

陳實紅著臉,清了清嗓子:「那奶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他牽起新媳婦的小手:「我們就先回房間了。」

「去吧!」陳二嫂子大手一揮。

幾個小子齊刷刷的從凳子上跳下來,跟了上去。

好不容易打發掉幾個堂弟,陳實拉好門栓,回頭看向坐在床邊上拘謹的新媳婦,心跳如雷。

他抓了抓頭髮,目光灼灼在的看著桌子上的油燈:「小翠,咱們休息吧!」

劉翠臉上跟著飄過一抹緋紅,她心亂如麻:「……我、我,陳實,我有點口渴。」

「那我給你倒杯水。」陳實爽快的答應,轉身走到桌子旁邊,拿起一個小瓷碗,拎起地上的暖水瓶準備倒水。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一陣陰風刮了過來。

陳實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而後自言自語:「我不是關門了嗎?」

他看向房門,門栓鎖的好好的。

錯覺?